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寡姐带你重回恐龙时代:《侏罗纪世界:重生》值得看吗?
五彩斑斓的人生咋垂直


《侏罗纪世界:重生》


还记得那一幕吗?一只恐龙缓缓走出树林,目光与人类第一次见到恐龙的震撼重叠——那是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一个时代的电影记忆。

三十多年过去,恐龙从“震撼奇观”变成“系列套路”,《侏罗纪世界》三部曲虽然票房大卖,却一次次将这个IP推向视觉轰炸与剧情滑坡的深渊。

今天,第七部新作《侏罗纪世界:重生》终于来了——没有前作角色,没有刻意致敬,只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重启”:它试图放慢脚步,回到那个恐龙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的瞬间,再一次问我们:“如果恐龙真的存在,你会感到兴奋,还是恐惧?”

《综艺》首席影评人彼得·德布鲁格毫在评论中称:加里斯·爱德华斯摒弃了前三部的荒诞风格,执导斯嘉丽·约翰逊与乔纳森·贝利上演一连串紧张刺激的场面,重新靠近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3年的经典之作。

现在,让我们一起重回史前时代!


《侏罗纪公园》


1993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首度登场,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好莱坞的游戏规则。这部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小说的科幻冒险片,不仅创造了当时前所未有的票房纪录,也彻底革新了电影视觉特效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它用恐龙之名,赋予了观众一种“科技即灾难”的深层恐惧,从而让“侏罗纪”三个字成为全球流行文化中最响亮的符号之一。

此后,续集接踵而来。《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1997)、《侏罗纪公园3》(2001),再到2015年开始的“侏罗纪世界”三部曲,虽然票房一路攀升,但口碑却日渐滑坡。在特效堆砌、逻辑失控、角色工具化的夹击下,这个曾以“想象的真实”令人惊叹的系列,渐渐变成了另一种类型大片的模板复制。



今天,距离初代问世已32年,第七部作品《侏罗纪世界:重生》正在登陆全球银幕。这是一部被定义为“重启”性质的影片,既不是前作的直接延续,也非彻底推倒重来。它没有任何前作角色回归,但请回了初代编剧大卫·凯普,并由《哥斯拉》《怪兽》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执导,试图在视觉震撼与人类故事之间重新找到平衡点。

首轮媒体试映后发表的影评中,《综艺》首席影评人彼得·德布鲁格毫不留情地指出:“‘侏罗纪’系列的续集是最典型的电影特效滥用者之一,不仅情节俗套,画面也往往不可信,使得这个好莱坞最赚钱的系列之一沦为视效的奴隶。”但他也认为,《重生》正在试图纠正这一问题:“加里斯·爱德华斯拒绝了前三部影片的荒诞风格,以一连串紧张刺激的场景,带领斯嘉丽·约翰逊和乔纳森·贝利,重回1993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奠定的经典路径。”

作为《侏罗纪公园》的影迷,你可能很能理解他这番话背后的含义。过去十年,“侏罗纪世界”系列靠越来越夸张的恐龙杂交实验、视觉奇观和人设降智,在一次次刷新票房的同时,也把这个系列推向了完全娱乐化、失控化的方向。而《重生》显然是想要踩刹车,重新审视系列的初衷:当恐龙回到现实世界,我们应该感到的是敬畏,而非猎奇。



这一次,影片大胆启用全新角色阵容:由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特种部队老兵佐拉·贝内特,与乔纳森·贝利饰演的古生物学家亨利·卢米斯组成一支“非典型主角团”。他们在大反派——制药公司高层马丁·克莱布斯(鲁伯特·弗兰德 饰)的驱使下,踏上前往赤道禁岛“圣于贝尔岛”的死亡任务。

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逃出的恐龙正在全球逐渐灭绝”的世界,而这座岛上不仅有幸存的巨兽,还有人类私自培育出的恐龙混种实验,包括那只令影评人念念不忘的“六足扭曲暴龙”。“它不亚于《星球大战3:绝地归来》中兰克兽的头重脚轻版本,”德布鲁格写道。

影片中的恐龙物种不少:从系列经典的霸王龙、双冠龙、迅猛龙,到海中庞然大物莫萨龙、空中霸主风神翼龙,再到新登场的可爱小恐龙阿奎洛普斯,每一种都被赋予了更具真实感和互动性的呈现方式。



德布鲁格认为,这归功于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回归实景拍摄、使用胶片素材的做法”。在他看来,《重生》与前几部最大不同在于,它不再依赖冰冷的特效画面来制造震撼,而是尝试营造一种几乎“纪录片式”的观察体验。“莫萨龙首次登场时,只是水中的一个阴影。当它终于跃出水面时,镜头赋予这一时刻如同观鲸般的敬畏感,”他写道。

在动作场面之外,《重生》还加入了不少情感层面的尝试。例如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船长金凯德,被塑造成一个“因痛失爱子而愿意自我牺牲”的硬汉角色。影片中还出现了一个“家庭单元”:一位父亲(曼努埃尔·加西亚-鲁尔福 饰)带着两个女儿在岛上求生,其中11岁的女孩艾拉还与一只幼年植食恐龙“多洛雷斯”产生了深厚情感。

“这些温情片段,提供了一个对旧版‘侏罗纪’电影的意外反驳:也许恐龙本就有存在的权利,”德布鲁格写道。这其实是《重生》最值得玩味的一点——它不仅重新定义了“人类与恐龙”的关系,也尝试提出新的情感立场,而非一味地把恐龙当成灾难制造机。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续作。尽管影片时长刚好控制在两个小时出头,但剧情节奏仍有些重复,尤其是爱德华斯三次使用“镜头聚焦在角色前景,背后有恐龙悄悄逼近”的桥段,略显套路。此外,影片虽然制造了足够的情感与刺激,但对整个系列未来的走向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这部电影提供了一个更新版的主题公园之旅,但它并没有明确指出整个系列未来将走向何方,”德布鲁格在影评中总结道。

而对一个影迷来说,《重生》像是一封写给《侏罗纪公园》的情书,用一种更朴素、却更有力量的方式,提醒我们——我们之所以喜欢这个系列,从来不是因为恐龙战斗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它们曾让我们感到世界原来可以如此陌生、如此不可控、如此令人敬畏。

这正是“侏罗纪”真正的力量。希望这个“重生”能成为重新出发的起点,而不是最后一击。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