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苏木
文丨苏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到底多少岁了?”

西方不断质疑中国考古学家对外宣称的5000年历史,甚至一看元朝、清朝非汉人统治,直接判你“文明中断”。
但问题是这把用来衡量历史的尺子,到底是谁制造的?

或许中国考古学者早已找到可以证实这段历史的文物证据呢?
沉默的文物藏着答案

当国际社会用一套固定标准来衡量中国文明的年龄时,为何总能挑出所谓“不符合”的缺陷,甚至得出“文明中断”的结论?
这些标准包括文字、城邦和不曾中断的政权,我们总觉得历史是板上钉钉的,其实不然。

一段个人经历,你说得天花乱坠,没人看见就是故事,一个文明的历史,则必须摊在阳光下,让所有人都能看见、摸着,这才算数。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上对中国的“年龄”有那么多说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算只有七十多年。

从有文字实证的甲骨文算,三千七百年,要是碰上较真的,一看元朝、清朝非汉人统治,直接判你“文明中断”。
他们手里攥着一把尺子,上面刻着几条硬标准:文字、城邦、不曾中断的政权,拿这把尺子来量我们,总能量出几个对不上的豁口。

想反驳光靠嘴皮子没用,真正的底气,得从地里一寸一寸挖出,这些年我们脚下的土地,给了全世界一连串响亮的耳光。
有人说文明西来,我们两万年前就在江西仙人洞,抟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开始尝试耕种。

一万年后当西亚人刚刚开始捣鼓彩陶,我们浙江桥头的先民,已经把这门手艺玩得炉火纯青。
有人说冶金技术是外面传来的,我们五千多年前就在甘肃临洮,铸出了全球第一把青铜刀,直接把“青铜西来说”砸出了一个大坑。

更别提那些匪夷所思的“黑科技”,九千年前河南贾湖的先民,用鹤骨吹响了人类最早的七声音阶,顺便还酿出了世上第一杯酒。
八千五百年前浙江跨湖桥的木匠,已经用上了复杂的水平锯和轮轴。
这些从泥土里爬出来的“物证”,冰冷、坚硬,不会撒谎,它们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根”,扎得有多深?

深到足以动摇那个以西方为主角的世界史剧本,甚至四川蒙西河发现的八万年前人类遗迹,正在给“人类全出自非洲”这个宏大故事,撕开一道新的口子。
基因的延续或许更有力

如果说土地里挖出的是“根”,是文明的硬件,那我们骨子里流淌的东西,就是“魂”,是文明的操作系统。
硬件可以升级换代,朝代可以更迭,但只要操作系统不变,文明就死不了。

这个操作系统的核心代码,首推“文字”,它可能发源于八九千年前彭头山的神秘符号,到三千多年前在龟甲兽骨上彻底成熟。
但它真正的威力,在秦始皇“书同文”那一刻才彻底引爆,字体可以从金文变隶书再变楷书,就像软件换皮肤,但内核始终如一。

这确保了思想和信息,能无损地传承数千年,司马迁的悲愤,李太白的豪情,我们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同身受。
另一组核心代码是“思想”,儒家那套“仁义礼智信”,从汉代起就成了全社会的文化基因,它像一个巨大的引力场,不管谁来了,都得被它拽进来。

那些骑在马背上打进中原的民族,最终都放下了马鞭,拿起了毛笔,说着汉语过着春节。
他们的后代,也成了“我们”,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文化向心力,法国人不会觉得自己是罗马人,但中华大地上的人,无论历经多少次征服与融合,那个叫“华夏”的魂,始终没散。

这个魂也需要一个安放的身体,几千年来,我们的核心疆域和都城位置相对稳定,不像有些古文明,像风中流沙一样,今天在这,明天在那。
我们早早确立了“国家”的概念,而不是像美洲原住民那样,空有土地的居住权,却没有主权,最后被人鸠占鹊巢。

中华文明最独特的地方,在于“根”与“魂”的完美交响,前些年良渚古城的发现震惊了世界,直接把我们的“城邦史”往前推了一千多年。
为什么它这么重要?因为它不只是一堆五千年前的石头,它展现了一个拥有水利系统、等级制度和统一信仰的早期国家形态。

物证的出现印证了精神的存在,反过来魂也赋予了根以意义,那把五千年前的青铜刀,如果没有“挑战西方中心论”这层文化意义,它就只是一件躺在博物馆里的冰冷文物。
我们看历史总爱盯着那些表面的变化,今天流行唐代襦裙,明天时兴宋代远山眉,到了清朝又变成了金钱鼠尾。

这些服饰、妆容的变迁,不过是“根”的表层皮肤在换季,其下的文化“魂”从未改变。
九千年前义乌桥头村的先民,在彩陶上刻下了卦象符号,那一刻,“根”与“魂”便已合二为一。

器物承载着思想,物质传递着精神,这场跨越近万年的交响,从那时就已奏响序曲。
我们就是答案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究竟多少岁?

它的年龄不在历史课本的年份里,也不在他人的定义中,它就活在每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身上。
我们本身就是这段历史从未中断过的、活生生的证明,我们说着与先贤一脉相承的语言,写着形态万变却内核统一的文字,遵循着相似的道德逻辑,对脚下这片土地怀有同样的归属感。

文明的延续无需向外界苦苦自证,因为它早已刻在骨子里,写在基因中,流淌于血脉间,成为了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背景音。

那么大家认为世界对中国历史的质疑更科学还是考古学者给出来的答案更加能让人信服呢?
信源:抖音--2022年4月27日--历史讲解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