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他挪用近3亿公款,却没坐过一天牢,为何国家还补发给他19年工资
青天御史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X.L.Y

前言

为了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这个人险些掉了脑袋,2018年1月28日,中央决定恢复原华夏证券总裁邵淳原有职务,补发亏欠19年原职务工资,并且补办为国作出贡献的奖励证书……

而没有邵淳中国绝不会有“辽宁号”。

徐增平用海上赌场的名义买瓦良格号

1991年底,前苏联的第二艘航空母舰“里加”号在苏联解体前,只完成了70%的工程。苏联解体后,该舰归乌方所有,而乌方无力完成,它只好打出高价出售的招牌。

转眼6年过去了,“里加”号改名瓦良格号,一直停放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

贺龙之子贺鹏飞得知此事后,想为国家把航母争取回来,然而美国极力干涉。国家购买“瓦良格号”势必阻力重重且无法成功。

关键时刻,贺鹏飞找到香港商人徐增平,希望他以民间商人的身份帮国家的忙,徐增平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并且成立澳门创立公司,以开设海上赌场的名义去和乌方进行交涉。

资金不足找到邵淳

苦于资金不足,徐增平便找到了邵淳,希望对方能够为自己提供支援。

当听闻仅需两千万美金就能买下瓦良格号后,邵淳难掩内心的激动,可问题是,他是华夏证券的董事长不假,这么大的事却无法自己做决定。

因为华夏证券公司向外借款需要经过董事会研究商议,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董事会极有可能不同意,哪怕同意也不利于保密。

更何况华夏证券属于国有控股,如果直接把钱借给徐增平的创律公司,无疑是把国家扯了进来,肯定会引起国外的重视怀疑,届时保不准又会招惹某些国家和势力的阻挠,节外生枝。

邵淳通过皮包公司向徐增平转移3亿人民币

一边是迫在眉睫、随时都有可能变卦、关系到国运的生意,一边是自己未来的前途,思虑再三,邵淳最终选择了前者。

他绕开了正式流程,私自动用三亿元资金,并通过“皮包公司”的方式转到了徐增平手中。

当然,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无告诉其他人,他担心事情一旦泄露,会影响整个“计划”。

经过3年的时间,3个亿人民币通过他公司变得合法化。随后他将这笔钱取出来,找到了一位叫做徐增平的香港商人,两人费尽心思从乌克兰购买了一艘航母——瓦良格号。随后,他将这艘航母献给了国家。这就是我们后来的辽宁号航空母舰。

邵淳把钱转到澳门的皮包公司才完成交易。买过程中遇到不少麻烦,土耳其要收巨额过路费,差点船进不来。最后这艘船绕道走了好久,终于到了大连。后来改成辽宁舰,成为中国第一艘航母。

邵淳1998年被停职时已经五十多岁。他当时说这是国家机会,不管自己后果。后来那艘船改造成辽宁舰,省了两百亿研发费。2018年国家终于查明这事对国家有利,给他补发了工资和荣誉证书。

他为国家挣来航母,却为自己留下赤字账单

2018年一份来自中央的红头文件,终于送到了赋闲近二十年的邵淳手上。文件为他恢复了原华夏证券董事长的职务,一次性补发了19年份的全部工资和奖金,还颁发了一本国家贡献奖励证书。

他蒙受多年的“擅自挪用公款”罪名,被彻底洗刷。这份迟到的荣誉,是为了表彰一桩惊天豪赌。正是他当年绕过一切合法手续,动用超过3亿资金,才买下了“瓦良格”号航母的船体和图纸。这笔买卖,至少让中国的航母研发进程缩短了20年,节省了超过200亿的经费。

然而,翻开他个人的资产负乙表,却是另一番景象。2025年3月7日,这位功臣在北京病逝,享年八十余岁。生命最后时刻,他经济拮据,连医药费都难以负担,最后靠着中央财大的校友们多方筹措才得以维系。

一场必须用赌场老板身份,才能谈成的国家买卖

故事的主角,起初并不是邵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乌克兰想卖掉一艘前苏联没完工的航母——“瓦良格”号。贺龙元帅之子、时任海军副司令的贺鹏飞将军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绝佳机会。

但美国盯着,官方根本无法出面。唯一的办法,是找个商人,用民间名义买回来。香港商人徐增平被选中。他摇身一变,成了个想开“海上赌城”的阔佬,跑到乌克兰去谈判。

谈判桌上,他像个斤斤计较的商人,却在一个细节上寸步不让——必须连同航母的全套设计图纸一起买下。为此,成交价从1800万美元硬是抬到了2000万美元。

这多付的200万,后来被证明价值连城。可就在协议达成,徐增平支付了200万美元定金后,一场亚洲金融风暴,把他的公司直接打垮了。前台的“赌徒”没钱了,这艘关乎国运的巨轮,眼看就要泡汤。万般无奈之下,徐增平找到了邵淳。

“出了事我一人担着”,他用乌纱帽去赌国运

邵淳听完来龙去脉,内心只有一个念头:“这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花多少钱都值。”

他很清楚,动用公司资金去买一艘没有国家批文的航母,是什么性质。这在任何国家的金融法规里,都是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的重罪。

但他决定赌了。“如果这件事成了,是国家的,是人民的。如果失败了,算我个人的,我承担一切责任。哪怕丢官,哪怕坐牢。”他后来回忆说,“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干。”

为了把钱“偷渡”出去,邵淳动用了他所有的金融智慧。他授意下属在澳门注册了数家看似毫无关联的“马甲”公司,设计了一套极其复杂的资金链路。数亿人民币,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出境外,注入了航母购买项目。

航母回家了,英雄却“消失”了十九年

2002年3月3日,历经土耳其的百般刁难和两年多的海上漂泊,“瓦良格”号终于抵达中国大连港。

举国欢腾。这艘锈迹斑斑的巨舰,将在这里获得新生,十年后,它将以“辽宁舰”之名,开启中国的航母时代。

几乎在航母抵达的同时,一封举报信也抵达了北京。信中直指华夏证券董事长邵淳,擅自挪用巨额公款,用途不明。

调查随之而来,邵淳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他被停职,被审查,从金融巨子一夜之间沦为等待发落的“罪人”。他不能解释,也无法辩白,因为整件事都处于国家最高机密之中。

这沉默,就是整整十九年。十九年里,他看着“辽宁舰”服役,看着国产航母下水,看着中国海军走向远洋。而他自己,只是一个被时代遗忘的、赋闲在家的老人。

直到2018年,历史终于追上了先行者的脚步。

2025年3月11日,邵淳的遗体在大连火化。他的人生,最终和他倾力换回的那艘航母,在同一座城市,融为了一体。

信息来源:荔枝新闻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