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7日,小城兰考发生了一件举世无双空前绝后的大事,上一次这种场面还是书记焦裕禄去世,兰考人民送别他的场面。
这一次十余万兰考群众跪拦灵车哭泣,同样是他们老书记的张钦礼回归兰考,这是张钦礼离开兰考二十七年首次回来。

纵使岁月变迁,兰考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位老书记,此情此情惊天地泣鬼神,只有心中装着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才会把他记在心里……
1962 年寒冬,豫东兰考县深陷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困境。这一年春季,风沙无情摧毁 20 万亩麦田。
入秋后,30 多万亩庄稼被洪水淹没;盐碱地的侵蚀,更是让 10 万亩禾苗枯死。在三害的轮番冲击下,兰考全县粮食产量急剧下滑,跌至历史最低谷。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兰考迫切需要万众一心抗灾丰收的关键时刻,偏偏一线指挥部县委的第一书记难孚众望,没有抗灾的旗手,哪来的抗灾队伍?开封地委开始考虑兰考换将......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焦裕禄是他的老首长张申推荐来的,1948年1月,焦裕禄从山东南下来到河南尉氏,迅即投身土改和剿匪斗争。
尉氏县委书记兼县长张申,见证了焦裕禄带领民兵同土匪恶霸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过程。
因此在1948年8月,张申毫无犹豫提议焦裕禄担任尉氏县大营区副区长兼武装部部长,张申晚年谈到焦裕禄称赞道:“他不怕死,危险关头敢于向前冲!”
所以这次河南兰考的重任张申觉得非焦裕禄莫属。

1962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四十岁的焦裕禄乘坐老式绿皮火车来到河南兰考,成为兰考新上任的县委书记。
而此时的张钦礼任兰考县委副书记,1954兰封,考城两县合并时,张钦礼才27岁,穿着战士的衣服,挂着盒子枪。
焦裕禄初到兰考任职,第一时间便找到副书记张钦礼交流。他诚恳地说道:
“我想和你聊聊,你扎根兰考十多年,对这里的情况比我熟悉得多,依你看,咱们要改变兰考的面貌,关键问题出在哪里?”

张钦礼略作沉思后回应道:“关键在于人的思想转变。”
焦裕禄接过话头:“这话在理,但还得在‘思想’前加上‘领导’二字。眼下最紧要的是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转变 —— 没有勇于抗灾的干部,就带不出敢于抗灾的群众。”
两个人谈得很久,很深,一直说到后半夜,对于张钦礼,焦裕禄十分欣赏,在张钦礼的建议下,焦裕禄让兰考各级领导班子面貌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张钦礼敢于讲出实情,他在大会上直言不讳地说道:
“我们解放了15年,这些地方经济还没有翻过身来,一年接一年,一季接一季,群众的生活很苦,固阳公社刘楼一户农家,全部家当不值7元5角钱,三义寨有一户农民,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谁出去谁穿,其余人只能睡在床上”,

焦裕禄很欣赏张钦礼敢于讲真话的态度。
焦裕禄下乡后,冬日的旷野,满目嵩菜,一片肃杀,荒村颓屋间,几个倚门窥望的孩子,个个头大,腿细,肋瘦,挺着个圆鼓鼓的小肚子......
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但是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的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之后焦裕禄和张钦礼齐头并进,共同引领干部群众治理风沙,沙丘,疏导洪水,排解内涝。

仅仅一年,兰考的面貌焕然一新,农业丰收,民生大幅度改善。
焦裕禄在兰考县只工作了475天,就病逝的工作岗位上,他却把共产党人的本色诠释德淋漓尽致。
他忍受着严重病痛的折磨,走遍全县 84 个风口与 1600 个沙丘,逐一进行编号,并绘制出详细的地图。
与此同时,他对全县的河流、淤塞的河渠、阻碍水流的路基以及涵洞,展开细致入微的调查。
焦裕禄始终坚守艰苦朴素的生活准则,他常年使用的被子上密密麻麻缀着 42 个补丁,褥子上也布满 36 处缝补痕迹,同志们心疼他,纷纷劝他换一床新被褥。
他却笑着摆摆手,目光中满是坚定与关切:“被子破了确实该换,但咱们得想想,灾区还有多少群众缺衣少被,我这被褥虽旧,却能遮寒保暖,比起早年讨饭时裹着麻布片,在房檐下挨冻受饿的日子,已经好太多了!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在弥留之际向组织提出唯一的请求:“把我送回兰考,安葬在沙堆上。活着时我没能治理好沙丘,死后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逝世后,张钦礼主动挑起大梁,主持了一年工作,张钦礼同焦裕禄一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下乡与农民们一起劳动,兰考同志陶建国同志回忆说:“张钦礼同志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我亲眼看到。”
那是1963年5月的一个早晨,陶建国在村西北给牛割草,早上露水大,草特别沉,他割了一大筐,跪在地上扛了3次都没有起来。
那年他12岁,上小学五年级,忽然看见张钦礼县长快步向他走来,说:“建国啊,你不要着急,我替你扛”,就这样,一个堂堂的县长,帮着他背了一筐沾满露水泥土的青草,一直送到饲养棚大院。
而且张钦礼不坐县里派的吉普车,下乡照样骑着自行车,他不坐车,其他领导也都不坐。
然而几个月后突然地负责态度却让他入狱长达13年……

焦裕禄去世后,张钦礼在会议上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在全国掀起热潮,张钦礼也被誉为“毛主席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亲密战友”的称号。
然而,张钦礼却在1977年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入狱13年。
服役期间,经常有百姓前去看望,兰考人民哭着为他们的老书记送行。
其中三位老农民递上一包葱油饼和花生,说:“俺们都知道您有饿伤病,一犯病就头晕,出冷汗,啥时候饿了您就吃两口,垫垫饥,张书记啊,您要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您回来!”
在兰考百姓心中,焦裕禄,张钦礼都是党的好干部,张钦礼是活着的焦裕禄,2004年5月7日,张钦礼因病在郑州逝世,他逝世后,魂归故里兰考,十万人敬迎,送书记最后一程。
一排农民双膝跪在马路上,一边烧纸祭奠,一边哭喊着:“张书记,拾钱吧,俺知道您一辈子两袖清风,如今更穷,只管拿去花吧,我们的生活好了,这是俺村1000多人给您送的。”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竖起大拇指颤抖着双手哭着说:“张书记您和焦裕禄书记都是农民的好书记,都是农民的大恩人,你咋就等不到那一天啊……”
更壮观的是在他墓前,群众自发立的96块石碑组成碑林!有一块碑刻着:“那年您卖吉普车换42口机井,救活三百孤儿”。
“苍天有眼欲落泪,万民有口皆是碑”,虽然屡受不公,信仰却坚如磐石,历史会永远记住您的无私无畏,人民会永远怀念您的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