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我原来以为到了四五十岁就淡定了,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焦虑,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我看周围六七十岁的人都还有焦虑呢。
有个长辈告诉我,他很羡慕蔡澜那样的人生,“我大半辈子都活得很紧张,没有那种松弛感。”
焦虑是很折磨人的状态,它让你内心非常焦灼,忐忑不安,就像是身上背负了很大的压力,你不知道结果什么样。
举个例子,刘强东当年创业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就有过“一夜白头”的体会,他内心是恐惧,担心失败,无法给弟兄们一个交代,辜负了他们的信任。
那么,如何才能缓解焦虑呢?
习惯性焦虑的时代,如何能有真正的松弛感?不是有钱就能从容不迫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这是很多人的想法,曾经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后来我认识到焦虑不可能完全杜绝,焦虑感注定会伴随人的终生。
所以我很不屑那些网上的鸡汤,好像脑子里随便想一想就万事大吉了。当然我也不反对别人去看这些,虚假的安慰也是安慰,谁也改变不了谁,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没必要去改变。
至少鸡汤比成功学要好上那么一点点,后者完全是贩卖焦虑了,好像唯有成功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什么是成功?
按照他们的意见就是发财,赚很多钱,出大名,得大利。不过我也没有从这些人身上看到焦虑的消失,相反,他们实际上还是心神不宁,不是焦虑不安就是自我膨胀。
真正具备松弛感,让自己能够从容不迫的人,我现在都没有见到一个。很多有钱人确实淡定一些,但焦虑也还是有的。
焦虑是阶段性的,从雷军说起。
金山时期的雷军就谈不上松弛感,哪怕他把金山带上市了,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内心也没有多少成就感。
这大概是跟马云等互联网大佬相比较的缘故,他明明是出道更早,结果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绩跟“后辈”没法比,这确实让人沮丧。
而且雷军真正有钱应该是从卖了卓越网的,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网,这个价格其实有些低了。如果网站继续做下去,至少也能做到一两亿美元的估值,但历史不能假设。
反正等收购完成后,雷军算是有钱了,从此不必为钱而焦虑,解锁了人生的一大成就。现实中很多人也是从解决了金钱问题后才放松下来的,原来都是生存压力所迫,紧张兮兮的状态。
毕竟钱带来的压力是最直接的,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物质、经济问题解决了才能有更高的追求。
不过有了更高的追求后,目标越大,困难越多,也就自然有焦虑,后来雷军做手机做汽车,竞争带来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否则不会有“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口号。
钱能改变人的心态和状态。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钱”这个东西后,贫富就直观化了,我原来有个熟人,他没钱时候老老实实,说话慢声细语,有些卑微的样子,后来赚了一笔钱后就觉得自己是有钱人了:
所谓财大气粗,人也变得潇洒起来,至少装作很潇洒,处处在意“品质”,追求享受,受不了店员的慢待,说话高声,底气十足……金钱让人焕然一新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精神,心能转物。所以赚钱还是必要的,但钱也不能带来更多的推动作用了。
比如上面提到的这个人,他后来生意失败,面临“由奢入俭难”的困境,习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精打细算就很难受,缺少了金钱的支撑,人又变得暗淡起来了,经常性是焦虑和焦躁。
其实,真正的松弛感在于成就,也只能是成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什么老年人对年轻人的烦恼可以很淡然?就在于他经历过了,知道怎么回事,以及如何应对。
想一想,比如你是一个运动员,你拿到了全市的冠军很高兴,但你还会有赢得全省冠军的压力和焦虑,而等你终于拿到全省冠军的时候,你也只能是是稍微松一口气,因为前面还有全国冠军和奥运冠军。
那么,当你最后拿到了奥运冠军之后会怎么样呢?你在这个领域已经解锁了所有成就,就没有理由不从容不淡定了。
因此我说唯有成就能够给人带来真正的松弛感,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当你站在高峰之巅,自然就能睥睨天下。别人都在往上爬,而你已经站在了别人奋斗的终点。
在此之前,所有的从容和松弛感都是假的,有破绽的,唯有内心毫无瑕疵,才是恒久之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