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八言
原创 · 抄袭必究(本文是风停夜泊原创手稿,如有搬运、洗稿、转载者,一律会追究法律侵权责任)
你身边,是否有那么一种人,总是独来独往、甚至没有太过于频繁联系的铁朋友,和人往来,总是带着很明显的距离感。
但这种人,工作努力、上进,把自己的人生打理得井井有条。
你是否觉得这种人是孤僻?
或你是否就是独来独往的人,总是会被贴上“孤僻”的标签?
在这个热衷于把社交当人脉的当下,独来独往的人,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当我们撕开现实对“人脉”、对“合群”盲目从众崇拜的面具时,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真相:
那些选择独处的人,往往拥有更纯粹的品行、更独立的思考和更强大的精神世界。
独来独往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一种端正的、且是对自己负责的生活选择,甚至是最高级的自律形式。
独来独往的人,往往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早就长成了自己的参天大树。
而那些在喧嚣的关系之中自以为是的人,还没找到属于自己的枝枝蔓蔓。
发现了吗?越是不合群的独来独往之人,品行越好!不信你看:

1:独来独往的人,更善于理解什么叫过滤低质社交
热衷于在朋友圈营造人设,在聚会中扮演受欢迎的角色,在各种群聊中刷存在感的人,在这个当下并不少见。
但,这样的人,往往并不令人艳羡。
艳羡,是该分类在具备正能量的词汇之中的褒义词。
艳羡,是自己可以看到别人身上的光、激发自己的亮。看到别人的脚步、找到自己的方向。
当喧嚣让一个人只在低级的快乐和虚荣里沉沦时,这不是人缘好、品行端、受欢迎,而是在用最“作”的方式,逐渐灭掉自己的灯。
人类所有的不幸都源于一个事实,即——人不能安静地独处于一个房间。
独来独往的人,拒绝为了迎合他人而伪装自己,不在意是否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
同时,独来独往的人也根本不会因为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扭曲真实的自我。
独来独往、拒绝低质量的社交。不在社交数量里找存在感,只在能量互助的深度里,选择与带着正向光亮的人相互激励,这才是真正有质量的“活着”。

2:独来独往的人,因为极具自律能力,早就建成了自己的王国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当下,很多人都惧怕孤独。为了降低焦虑,会迫切地向外求。
有人说话、有人陪、被人看见、被人赞美、被人欣赏,似乎成为了“活着”之中的必要养料。
可是,这些养料,也最终成为了一个人精神负累的最佳原因!毕竟,人的90%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而一个独来独往的人,因为建立起来了自己内在的硬核秩序,从来不会因为任何关系,焦虑自己、内耗自己。
独来独往,保证了足够的精力,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不断地成长、蜕变。
独来独往,这是一个人最极致的修行。
一个人必须先成为足够好的自己,具备独立的判断力、情绪自足,才能真正能够自我安抚,不依赖外界认可获得安全感。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孤独通行证》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
那些能在孤独中保持精神富足的人,往往拥有更坚定的价值观和更纯粹的品行,也培养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拥有了抵御外界诱惑的精神力量。
你说,独来独往的人,怎么可能会品行差呢?

有趣的是,那些看似不合群的人,往往能建立更真实、更深刻的人际关系。
因为他们没有将社交精力分散在维持表面关系上,而是将有限的注意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人身上。
真正有价值的关系往往来自高质量的少数连接,而非泛泛之交。
独来独往不是社交能力的缺失,而是社交品味的升华。
一辈子,不就是个逐渐减法的过程么?
真正的品行不在于如何取悦他人,而在于能否忠于自己,更在于自己的光如何激发别人的亮。
负面情绪人人都有,当你愿意把负面情绪抛开,你就可以不被它束缚。最终,还是看你是否愿意那么做!
作者简介:
专业咨询师持证人,优质情感领域作者,曾为诸多咨询者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解惑帮助。对于婚姻、感情、人际关系等,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您有相关感情上的困惑,欢迎向我发起咨询。
—End—
话题讨论:你如何看待独来独往的人?欢迎留言互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