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耒阳首例!95岁老人成功植入“胶囊”心脏起搏器
湖南医聊

#耒阳市人民医院##衡阳头条#

6月28日,在耒阳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里,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95岁高龄李爷爷植入了仅有胶囊大小的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这不仅是耒阳市首例此类手术,更是医院心血管治疗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标志着医院在治疗“心动过缓”领域,正式迈入了“无线微创”新时代!

李爷爷近一年饱受“阵发性头晕、浑身没劲”的困扰,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他患有严重的心跳过慢问题,必须安装心脏起搏器才能维持正常的心跳频率。然而,摆在医生面前的是一道大难题:李爷爷年近百岁,还患有糖尿病,之前做过股骨骨折手术,身体比较虚弱。

传统的起搏器手术需要在前胸壁“做个口袋”植入设备并连接起搏电极,创伤相对较大、恢复期长,对李爷爷这样体弱多病的高龄老人来说,风险非常高。

面对这个“超高难度挑战”,心内一区团队没有退缩,他们反复商讨、精心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最终决定为李爷爷实施目前最先进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这种新技术,无需开胸,只需通过腿上的“股静脉”路径,就能把微型起搏器精准送到心脏里。

手术当天,在湘雅附三张志辉教授的指导下,心内一区主任周晨育副主任医师贺燕云默契配合,凭借精湛的技术,仅用半小时就顺利完成了这台高难度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定位精准,成功突破了高龄和复杂身体状况对传统起搏器手术的限制。

术后效果立竿见影!李爷爷头晕乏力的症状明显好转,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他的家人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用上这么先进的技术!医生们技术高超又特别负责,把老人家交给他们,我们一百个放心!”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耒阳市人民医院在心血管领域强有力的技术力量,更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带来了福音和新希望。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也标志着医院在“电生理起搏”治疗领域达到新的高度,为守护本地百姓心血管健康增添了新的硬核力量。

无导线起搏器的优势:

1.微创无切口,术后恢复快;

2.体积小、寿命长,更贴近生理需求;

3.感染风险低,适用人群更广;

4.技术先进,兼容性强。支持无线充电和远程随访,医生可通过蓝牙等技术实时监测起搏器工作状态,患者无需频繁往返医院。兼容核磁共振(MRI)检查,解决了传统起搏器患者做MRI时的限制问题,提升后续诊疗便利性。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耒阳市人民医院 心内一区 周晨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