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六月六日晒龙衣,满城红绿映云霓。古书堆旁老儒笑,竹篙挂起旧时衣。大家可读过这首诗,它把这天的情景,描绘的栩栩如生,刹那间,都已经具象化了。农历六月初六,当盛夏的骄阳炙烤大地,千家万户的庭院、晒台、栏杆上便翻涌起一片斑斓的“红绿”浪潮。这天便是流传已久的“晾晒节。

为啥农历六月六是“晾晒节”呢?
六月六恰逢小暑前后,正是一年中日照最强、气温最高的时段。在农村当中,就有农谚提到“六月六,晒蛋熟”。可见这天阳光异常的猛烈,而且此时雨季未远,湿气尚存,衣物书籍极易霉蛀,曝晒正是古人应对潮湿的一个方法。

此外,这个节日在民间还流传着诸多的说法,民间相传此日为龙王晒鳞之日,百姓效仿晾衣,可沾祥瑞。乾隆南巡遇雨淋湿龙袍、就地晾晒的故事,更让“晒龙袍”习俗深入人心,“六月六,晒红绿,不怕虫咬不怕蛀”也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民谚。

最后,还有人讲,这个节日和唐僧晒经书有关,传说唐僧取经归途经书落水,六月初六捞起晾晒,寺庙由此定“晒经节”,经书曝晒可免虫蠹。
那么这个晾晒节,有什么讲究和传统呢?六月六“晾晒节”,无论有空没空,提醒:1不收,2不留,3不吃,分别指的是什么?
六月六“晾晒节”:1不收
不收他人的衣物
在晾晒的时候,可能很多都是放在一块,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不是自己的衣物不要去收,尤其是一些被子之类的,另外在晾晒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贴身衣物最好不要放在公共区域晾晒,人们认为暴露隐私易招晦气,所以应该收于室内阳台,忌曝于公共视眼之中。

六月六“晾晒节”:2不留
1、 积水
像在农村当中,如果家里出现了积水之类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把它处理掉,不然的话,很容易滋生细菌,还有虫子蚊子之类的,也会出现繁殖,另外还会导致室内的空气变得特别糟糕,影响到居住的一个环境。

2、 杂物
晾晒节的本质,也是希望家里的东西,可以不长霉,东西也不要烂掉,所以像家里的一些杂物之类的,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的清理干净,尤其是家中阴暗角落里的一些垃圾,也需清扫通风,防秽气滞留。
六月六“晾晒节”:3不吃
1、 黑鱼
黑鱼在农村被视为是“孝鱼”,如果这个时候吃的话,容易冲撞“孝道”,其实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是告诉我们,这种鱼性热,很容易助火,本身这天天气就非常的炎热,再去吃这样的鱼,非常不利于夏日的一个养生,所以在这天的时候,我们要避免去吃这种鱼。

2、 韭菜
这个想必大家就比较清楚了,韭菜是春天的时令菜,这个时候吃韭菜的话,容易伤脾胃,而且韭菜在这个时候本身就已经非常老了,还特别容易塞牙,再加之一股的气味,还容易引起上火的情况出现,因此要少吃。

3、 腌菜
腌菜的也就是腌制的一个菜,这种菜也不要去吃,此时本身天气异常的炎热,这些腌菜就容易坏掉,如果不让它坏,可能就要放大量的防腐剂,或者是放大量的盐进去,而高盐的话,就会加重肾脏的一个负担,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要去吃腌菜。

晾晒节的核心虽然是晒,但是从侧面也是告诉我们,要顺应节气的一个变化,尤其是高温潮湿的一个天气之下,居住环境的干净整洁,还有饮食上,也是要格外注意的,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气候的变化,人也会更加的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