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的骨灰,在家乡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安葬。
上午9时,追思仪式在黄旭华院士少年时代求学成长的红楼前举行。现场,黄旭华院士的遗像庄重地摆放在红楼大门前,家人、生前同事、好友以及家乡干部群众、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深情回顾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大家怀着沉痛与崇敬之情,回忆着黄旭华院士为我国核潜艇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随后,众人一起进入红楼,参观纪念黄旭华生平事迹展,进一步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与卓越成就。
在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抗日英烈陵园旁,三角梅簇拥着黄旭华院士的墓,墓地四周松柏苍劲挺拔。墓碑上镌刻着他对自己人生最凝练的剖白:“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墓碑两侧静静摆放着两块石头,一块镌刻着黄旭华院士亲自参加核潜艇深潜试验成功后亲笔题写的诗句,另一块镌刻着他的生平简介。
10时,骨灰安放仪式正式开始。亲属代表轻轻擦拭墓碑后,在礼宾人员的引导下,将黄旭华院士的骨灰安放进墓穴。参加仪式的人员向黄旭华院士墓碑行三鞠躬礼,并敬献鲜花,以表达对他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黄旭华院士于2025年2月6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他出生于广东汕尾,少年时期因战乱背井离乡。为了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他隐姓埋名30年,与家人断绝联系,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国家。他用一生践行了对祖国的誓言,为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这位为国家深潜一生的老人,终于回到了生养他的土地,实现了“回故乡”的生前遗愿。他的功绩将永远被铭记,他的精神如同灯塔,指引着后人在科研报国、强国复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