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又一“行星边界”拉响警报!海洋酸化的多维影响和连锁反应
中国绿发会

2009年,科学家们基于对地球的研究,为人类活动设定了9个“行星边界”,分别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生物地球化学流动(氮磷循环)、平流层臭氧消耗、海洋酸化、淡水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大气气溶胶负载和化学污染。科学家曾发出警告,这些“边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一个稳定、宜居的星球至关重要。

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剧。此前,已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导致6个“行星边界”阈值被突破,只有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状况三个指标在相对安全范围内。而海洋酸化,则一直处于“阈值”突破的临界点附近。

最新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的研究则发现,海洋酸化的行星边界也在大约五年前达到。科学家结合计算机模型和海洋生物研究,结果表明,在海面以下200米处,全球60%的海水已经突破了酸化的“安全”限度,而全球地表海洋的这一比例超过40%。科学家表示,他们研究的海洋区域越深,发现的情况就越糟糕。

每一个“边界”的突破,都可能对其他“边界”产生连锁反应。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物、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多维影响。首当其冲的,酸化的海水会损害珊瑚、贝类和浮游植物的钙化过程,难以构建碳酸钙骨骼的珊瑚礁结构减弱,牡蛎等贝类在形成壳时也面临困难。

图片拍摄 熊昱彤

此外,海洋酸化还会影响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对不同生物群体(如鱼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除海洋生物之外,海洋酸化还会影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如果海洋太酸,散热功能就会减弱,从加剧全球暖化和气候改变。这些连锁反应将进一步加剧地球生态系统的压力,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

图片拍摄 熊昱彤

说到这里,笔者有必要再科普下“生态超载日”的概念,“生态超载日”又被称为“ 生态越界日 ”或“ 生态负债日 ”,从这一天开始,就意味着人类已经用光了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并开始透支使用属于明年的资源。

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平均到每一年可供人类使用和消耗的生态资源总量也是有限的。但是,以目前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和总量计算,大概需要1.75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行星边界和生态超载日不断提醒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为地球生态减负。尽己所能,减缓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使用塑料制品,降低废弃物处理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避免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重塑土壤健康;遏制森林砍伐与非法捕猎行为,为野生动物争取生存和繁衍的空间……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蒙着眼睛,同时不停地走向9个悬崖边缘,就会明白我们正在面临一种怎样的紧迫危机感。在人类掉落悬崖之前,我们必须要建立安全护栏,让地球尽早回到“安全运行”的空间。

小科普:

行星边界((planetary boundaries)),是一个包含环境边界的地球系统过程的概念,定义了一个“人类安全运行空间”,并指出跨越一个或多个行星边界可能是有害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地球生态超载日(Earth Overshoot Day)的概念最早由全球生态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提出,是指人类到一年中的某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

地球超载日的计算方法:

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地球当年能够产生的生态资源量)除以人类的生态足迹(人类当年的需求),再乘以365(一年的天数),即(地球的生物承载力/人类的生态足迹)× 365 =地球生态超载日。

文|Cherry 审核|Tammy 编辑|Vicky

参考链接:

1.海洋酸化已达临界,40%表层海洋突破“安全”限度;血液样本可提前三年诊断癌症 | 今天的科技头条 | 新闻频道 | 领研网

2.突破第七个行星边界,科学家:海洋酸化成定局_影响_二氧化碳_排放

3.还差一天,地球进入本年度“超支”状态|地球生态超载日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