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王健林再卖万达」的新闻再次冲上热搜,这次是48座万达广场一口气打包全卖,总价高达500亿。
买家阵容也堪称豪华,由太盟投资集团牵头,联合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等一众熟面孔。
这些年来,老王一直在卖资产,可以说他不是在签合同,就是在谈合同的路上。
从最早的单个卖,到现在的打包甩,节奏越拉越紧,动作越来越狠。
这次卖掉的48座万达广场遍布全国,包括北京、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核心城市。
基本结构是,太盟出50亿,承担主要风险并获取超额收益,银行贷款300亿,剩下的150亿,则由保险公司等渠道募资。
这笔500亿的交易,对于万达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万达商管的负债总额超过3000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就高达400亿。
祸不单行的是,从去年到现在,融创、苏宁、永辉等债主接二连三地发起仲裁,累计追讨超过250亿的债务。
此番500亿资金的及时回笼,将显著缓解万达的压力,至少能为老王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
只是,腾讯、京东这些科技巨头,为什么要接盘商场?
答案无非两个字,流量。
线上流量红利见顶,互联网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线下,万达广场覆盖全国百余城市,是稀缺的线下流量入口。
未来通过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等技术打通,用户一进广场就成了他们的私域流量,这可比烧钱打广告靠谱多了。
而像阳光人寿这样的保险公司,图的是稳定的现金流。
商业地产虽说不再火热,但长期租金比大部分行业都靠谱,对险资来说是理想的投资标的。
更不用说牵头的太盟投资,他们被称为「亚洲小黑石」,习惯于投资被低估的优质资产,通过改善管理和优化运营实现增值,最终通过上市退出获得丰厚回报。
这意味着,推动万达商管上市,仍然是各方的共同目标。
换句话说,老王,是会找买家的。
只是,万达的债务何时是个头?
今年以来,大连万达已有6次股权冻结,涉及金额超过150亿。股权冻结意味着万达无法通过股权质押等方式获取现金流,这无疑会进一步降低债权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在债主们的耐心不断流失的当下,老王除了变卖家当,似乎还没有找到其他的破局之法。
万达老臣的纷纷离巢,也让老王显得势单力薄,曾经被视为接班人的张霖、齐界等骨干相继卸任重要职务,对于眼下的万达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如今,71岁的王健林,仍在为万达的未来奔走。
网上流传的照片中,他在寺庙烧香祈福,身材瘦削,表情凝重,这与当年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首富形象判若两人。
但必须承认,王健林依然保留了首富的体面。
他不躲不藏,不赖账,不跑路,哪怕把万达拆成一块块零件,也要换到能让企业继续运转的现金流。
仅凭这点,就永远不能嘲笑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