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量贩零食店:下沉市场的财富漩涡与风险深渊
壹贰叁小屁孩

量贩零食店:下沉市场的财富漩涡与风险深渊

在下沉市场的商业版图中,量贩零食店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绽放出令人瞩目的光芒,缔造了无数财富神话。但在这繁华背后,却是暗流涌动,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成为了部分创业者的“利润绞肉机”。

造富神话:下沉市场的甜蜜诱惑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小卖部的有限选择,量贩零食店顺势崛起。以极具冲击力的性价比优势,它们迅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尤其是学生党、宝妈和年轻人。这些主力客群,让零食店的客单价轻松达到50元+,复购率也相当可观。据相关数据预测,2027年中国零食量贩市场规模预计达1400亿元,目前门店数量已超3万家,其中60%集中在县城,市场增长迅猛。

一些头部品牌,像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在2022 - 2024年间,以近200%的年复合增长率强势崛起。鸣鸣很忙更是在去年收获净利润8亿,同比大增284%,即将登陆港股。这些数字,无疑让人心潮澎湃,吸引着无数创业者投身其中。在江浙的乡镇,一家零食店能以53万打包价在一天内成功转让;在二线城市,100万整转的店铺,也能吸引客户连夜坐高铁去考察。那些成功的案例不断激励着后来者,“年流水600W”“赚人生第一个千万”等造富故事,让量贩零食店成为了创业的热门选择 。

大雄就是被这股热潮卷入的创业者之一。四年前,四处寻觅创业项目的他,偶然间被一家零食店门前排着长队的“学生党”吸引。深入了解后,他被这行“闷声发大财”的能力所震撼:有在包邮区开了十几家零食店的老板,十年间挣下千万身家;示范门店,短短几个月回本“轻而易举”。于是,大雄选择加盟某零食量贩品牌。他的加盟店开业后便成了“摇钱树”:首月销售额突破100万,不到一年半,就收回了100多万的投入成本。

利润绞肉机:繁荣背后的残酷真相

然而,并非所有投身其中的人都能收获财富,更多的人成为了这场造富浪潮中的牺牲品。2025年一季度,典型连锁零食品牌关闭门店1094家,尽管新开业的店铺达到了1400家,但行业“开店即巅峰,巅峰即转让”的恶性循环已逐渐显现。

某中部县城零食店老板前期投入72万元,开业初期日营业额可达1.5万元,但毛利率不足18%,扣除租金、人工、损耗后,年净利润仅20余万元。当周边1公里内迅速涌入3家竞品时,客单价从50元暴跌至30元,最终只能无奈“割肉”转让。萍萍的零食店一开始有10个员工,慢慢变成7个、5个,最后只剩3人在轮班,店铺也濒临倒闭。放眼整个城市,2023年只有两三家零食店,如今却扩张到了20多家,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量贩零食店看似门槛低,实则隐性成本高昂。在某二线城市,一家150平方米门店月租1.5万元,10名员工人力成本7万元,每月进货40万元,加上3%-5%的损耗、水电费及营销支出,年流水需达600万元才能保本。而行业平均复购率虽达75%,但客单价仅30元左右,意味着需日均接待1700人次,这在小城市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外,零食店SKU普遍超1500个,店员日均搬运货品数百件,工作强度大,人员流动率超50%。某加盟商曾因店长离职,三天内库存误差率飙升至15%,直接损失超5万元。

竞争漩涡:品牌扩张下的加盟商困境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加盟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品牌方为了扩大规模,不断加密门店,甚至亲自下场“插店”。章章的店铺周围突然冒出多家零食店,营业额大幅下降。行业整体内卷下,品牌方供给的商品种类,很快从上千个缩减到几百个,最后供应链干脆断掉、重新换供应商。李曦统计显示,今年每月找他转让零食店的数量明显增加,平均达到30家,其中不乏二次转让的情况,而去年每月平均只有十几家 。

尽管面临着“转让潮”,但许多人仍心存侥幸,选择反向抄底,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和做好应对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入局,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未来之路:创新与变革的探索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头部品牌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它们向上游延伸,与原料基地直采合作,改造无菌车间降低次品率,通过柔性供应链将库存误差率从8%降至2%,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在场景化创新上发力,推出“零食+咖啡”复合店型,打造主题店等,通过差异化经营提升复购率。

在产品方面,益生菌软糖、植物基蛋白棒等细分品类增速超40%,市场对健康、多元化零食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相关食品规范的出台,建立全链条溯源体系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些品牌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原料产地、质检报告扫码可见,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溢价能力,也赢得了消费者更多的信任。

量贩零食店在下沉市场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创业者来说,在投身这场财富浪潮之前,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了解行业的风险与机遇,做好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谨慎做出决策。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只有不断创新、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