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医生告诫:冠心病没有这4种状况,疾病就不严重,及时控制很重要
老庞中医养生科普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种,其严重程度往往与几种关键状况密切相关。临床实践表明,若冠心病患者能避免或及时控制特定的四种状况,则疾病进展可能相对缓慢,预后也会更为乐观。及时识别这些状况并采取适当措施,对于冠心病的管理至关重要。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学会最新发布的冠心病防治指南数据显示,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威胁。

该指南特别强调,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部分因素是可控的,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专家组在2024年初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约有1.8亿人患有冠心病,而其中约60%的患者如能做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关键指标,可使疾病进展明显减缓。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40%以上,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冠心病虽难以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控制疾病进展。

冠心病的本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内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使心肌缺血缺氧。其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医学实践发现,冠心病患者若能避免以下四种状况,疾病往往不会迅速恶化

首先,持续的高血压状态是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同时提高斑块破裂风险。临床数据表明,冠心病合并持续血压升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血压控制良好患者的2.5倍。

相较于单纯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更为严重,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冠状动脉供血能力进一步下降。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是减轻疾病严重程度的关键一步。通常建议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控制标准。

其次,血脂代谢异常是加速冠心病进展的重要推手。血脂异常,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会促进粥样斑块形成,增加斑块不稳定性。研究显示,LDL-C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可降低约22%。

冠心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表现为总胆固醇和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这种血脂谱改变会加速粥样斑块形成并促进炎症反应,使斑块更易破裂。

因此,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通过适当方式将LDL-C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而言,冠心病患者的LDL-C目标值应低于1.8mmol/L,对于极高风险患者,目标值可能需要更低。

第三,血糖异常是影响冠心病预后的关键因素。无论是糖尿病还是单纯的血糖升高,都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

高血糖环境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加重,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同时凝血系统激活,这些改变共同促进了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血糖异常,也会增加冠心病严重程度。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注意餐后血糖的监测与管理。

第四,持续的慢性炎症状态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冠心病严重度影响因素。慢性低度炎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增加斑块不稳定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标志物,其升高往往提示冠心病预后不良。

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从脂质沉积、泡沫细胞形成到斑块不稳定化和破裂。因此,控制体内炎症水平对减轻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生活方式改变如增加体力活动、改善饮食结构、戒烟等,均有助于降低体内炎症水平。

了解了这四种影响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键状况后,如何进行有效控制呢?

对于高血压的管理,除了必要的干预外,还应注意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克。同时,坚持每日测量血压,记录波动情况,有助于及时调整管理策略。研究表明,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也有助于血压稳定。

血脂异常的控制首先应从饮食入手。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坚果等。全谷物、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对改善血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确保达到个体化的控制目标。

血糖管理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是合理安排三餐,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其次,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稳定。

对于已确诊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需在专业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管理方案,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炎症状态的改善则需要综合措施。充足的睡眠、适度的体力活动、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都有助于降低体内炎症水平。

研究表明,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减轻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富含橄榄油、坚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适量摄入鱼类,限制红肉摄入。

值得强调的是,冠心病的控制需要系统性思维,不能仅关注单一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和炎症状态往往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冠心病管理应采取综合策略,同时控制多个危险因素。

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应注意几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首先,心理状态对冠心病预后有重要影响。长期焦虑、抑郁不仅会加重炎症反应,还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血压、血糖等指标。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冠心病患者应特别关注季节变化。研究显示,冬季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低温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因此,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综上所述,冠心病虽是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以减缓其进展速度,提高生活质量。避免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和慢性炎症这四种状况,是控制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键。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采取综合措施,坚持长期管理,保持耐心和信心。

健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复一日坚持的结果。面对冠心病,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干预,更是持之以恒的管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管控好这四种状况,让心脏负担更轻,生活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国心血管病学会《冠心病防治指南》2023版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心血管疾病防控报告》202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专家共识》2022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