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新冠快速增多,已超过普通感冒,出现这几种症状,八成是中招了,建议提前了解
大嘴爱吃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不少老哥哥老姐姐们咳嗽、鼻塞、浑身不得劲,还当是普通感冒扛一扛就过去了。可您知道吗?眼下新冠病例悄悄增多,症状和感冒像“双胞胎”,可杀伤力却大不相同!今儿二丫就跟大伙儿唠唠,咋从蛛丝马迹里辨出新冠,再用老祖宗的食疗方子把身子骨调回来!

一、新冠和感冒,别再“傻傻分不清”

1.发烧“来得急”

普通感冒发烧多是低烧,慢慢悠悠上来;新冠却常像“点火就着”,一烧就窜到38.5℃以上,还伴着怕冷、骨头缝疼。《温病条辨》里说这类“热邪袭表”的症状,往往是外邪势猛,身体正气拼命抵抗的表现。

2.咳嗽“带痰少”

感冒咳嗽通常痰多,喉咙像“拉风箱”;新冠的咳嗽却干巴巴的,像有羽毛挠嗓子眼,甚至咳得胸肋疼。

中医讲这是“燥邪伤肺”,肺阴不足了,津液跟不上,所以咳也咳不痛快。

3.疲劳“拖尾巴”

感冒好了顶多虚两天,新冠却可能让人“蔫儿半个月”。为啥?《黄帝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毒耗了气血,脾肺两虚,自然提不起劲儿。

二、中招别慌,食疗方子“压箱底”

1.发烧怕冷:葱白姜枣饮

三片生姜、三段葱白(带须)、五颗红枣掰开,煮水趁热喝。生姜发散风寒,葱白通阳气,红枣补脾胃,老祖宗对付“风寒束表”的老方子,发汗不伤正。

2.干咳无痰:雪梨银耳羹

雪梨带皮切块,加泡发的银耳、几粒枸杞,小火炖出胶。梨润肺生津,银耳滋阴,适合“燥邪犯肺”的干咳。要是痰黄黏,换成罗汉果煮水更对症。

3.气短乏力:黄芪山药粥

黄芪15克先煮水,捞出药渣后加山药片、大米熬粥。

黄芪补肺气,山药健脾,粥汤养胃气,专治“病后虚劳”。现代研究也发现,黄芪多糖能增强免疫力,帮身体快速恢复。

三、防大于治,三招“扎紧篱笆

1.口罩里塞片紫苏叶

出门前在口罩内侧贴片鲜紫苏叶(或滴1滴紫苏精油)。《本草汇言》说紫苏“解邪毒之气”,现代研究证实其挥发油能抑制病毒,双重防护不憋闷。

2.后背晒个“太阳浴”

每天上午晒后背15分钟,特别是大椎穴(低头脖子后凸起的骨头)。中医说“背为阳之阳”,晒太阳补足阳气,就像给身体罩层“防护罩”。

3.睡前泡脚加把艾叶

艾叶煮水泡脚到微微发汗。脚底有六条经络起点,艾叶温通驱寒,能把潜伏的“寒湿邪气”逼出来,睡得更踏实。

发烧别硬扛:超过38.5℃持续两天、 胸闷气短,千万别硬扛,赶紧上医院!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