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十里牌派出所
与辖区银行合作联动
成功阻止一起
冒充"公检法"的电信网络诈骗
成功为市民张女士
避免了20万元的经济损失

5月16日下午,十里牌派出所接到宜兴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指令,称辖区居民张女士疑似正遭遇涉诈转账,涉案金额高达20万元,民警立即行动寻找当事人。此时,兴业银行宜兴阳羡东路社区支行工作人员也通过警银联动机制向市公安局反映,张女士正在该网点试图向一个已被止付的涉诈账户转账20万元。
民警火速赶到该银行
将张女士带回派出所进一步核实情况

起初
张女士对民警的劝阻十分抵触
坚称自己是在配合外地“公检法”部门调查

原来,当天张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外省某地公安机关网警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在办理当地一起“洗钱案”中,发现张女士涉嫌为犯罪分子提供银行卡,帮助其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现要求张女士协助调查。还未等张女士缓过神来,对方又煞有介事地要求张女士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到银行去配合警方调查相关账户流水,并转账20万元至"安全账户"以证清白,否则就会上门采取强制措施。一时被对方吓住的张女士没了方寸,随即按照电话要求,来到银行准备进行转账等操作。
即使来到派出所,张女士仍对电话里的话深信不疑。对此,办案民警继续耐心劝阻,一边联系其家属说明情况,一边结合反诈案例视频,逐步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揭露其伪造文件、制造恐慌等套路。 同时,民警还争分夺秒对其名下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账户进行全量止付,彻底切断资金流出通道。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耐心劝导
张女士终于醒悟
意识到自己险些落入骗局
"要不是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及时拦住我
这20万元养老钱就没了!"
“以涉嫌犯罪进行恐吓,阻断与外界沟通,进而深度洗脑等,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典型套路。”十里牌派出所民警表示,近期此类案件有所“回潮”,提醒市民群众尤其老年人群体注意防范。同时,他还解析了此类诈骗的常见“套路”——诈骗分子一般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被害人的银行卡、社保卡等支付工具被冒用,或谎称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要求被害人配合调查,并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等骗取受害者信任,并且利用其急于证明清白或挽回损失的心理,再让被害人进行“流水清查”或者将钱转入公检法指定“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今年以来
宜兴公安成功劝阻
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受害人30余人
为群众避免损失共计50余万元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
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要求转账,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接到此类电话,务必保持警惕,可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或银行核实,避免财产损失。
来源:江苏反诈
责任编辑:柯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