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中方在中业岛突然动真格!菲紧急呼叫北约增援,5国联军果然来了
秘闻说财

就在5月21日,菲律宾一系列硬闯南海的举动引发区域紧张,而最后,自然是被我国海警强硬驱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中国的执法地距离被菲强占的中业岛仅仅2.5公里。

要说菲律宾为什么近期频频在南海搞事,很大程度上由于小马科斯在中期选举的失利,因此,他迫切的需要在对外强硬上挽回面子,但自身实力太弱,最终,菲律宾抱上了北约的大腿。

碍于菲律宾的请求,北约决定派遣联合舰队开赴南海,这下可乐坏了菲律宾,赶忙对外声称,这是“北约对菲律宾的战略支持”。

但这次北约的带头将领听闻此言,却连忙表示:“这次南海航行,不参与主权争议,仅自由航行”。

中方态度强硬,菲律宾左右为难

2025年5月21日,南海局势再起波澜,菲律宾两艘公务船在未获中国许可的情况下,试图强闯铁线礁海域,结果遭到中国海警21559舰艇以水炮全力驱离。

此次水炮驱离强度明显加大,菲律宾船只的驾驶舱被击穿,通信和导航设备损毁严重,几乎失去了操控能力,此外,菲律宾还派出快艇试图将人员登陆铁线礁,但这一行为也被中方海警迅速制止。

非法登陆者被彻底驱逐,整场行动以菲律宾全面撤退告终,铁线礁距离中业岛仅约2.5海里,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位置,使得局势紧张程度迅速上升。

中方对铁线礁的实际掌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而这块临近中业岛的战略礁盘,意味着中方的南海存在正在从外围逐步向核心地带延伸。

中业岛,作为菲律宾非法占领中国岛礁中最具标志性的一处,也再次被推上舆论和地缘政治的风口浪尖。

中业岛自1971年被菲律宾趁中国军队撤离之际非法占领以来,已经被其军事化多年,菲律宾在岛上修建了房屋、码头,甚至建有简易机场,并长期派驻兵力。

然而,在过去多年中,菲律宾始终难以摆脱其在南海的被动角色,此次铁线礁事件的发生,让菲律宾意识到,随着中方的南海态势不断巩固,自己在中业岛的存在面临更大挑战。

与此同时,菲律宾国内也面临一系列复杂局势,总统小马科斯在刚刚结束的中期选举中表现不佳,执政党失利明显,公众支持率快速滑落,国内经济疲软,物价上涨,社会抗议频繁。

南海问题对他而言,既是一个安全挑战,也是一种舆论压力,在内政表现乏力的背景下,利用外交与安全议题试图转移注意力,成为菲律宾当局当前常见的政治手段。

菲律宾军方也迅速采取行动,5月26日,菲律宾海军发言人、少将罗伊·文森特·特立尼达向媒体表示,北约将在近期派遣一支多国舰队前往印太,以展示对菲律宾的支持。

这支舰队的旗舰为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另有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挪威等国的军舰参与。

北约“自由航行”,菲律宾狐假虎威

根据公开消息,这支舰队已于近日穿越苏伊士运河,正在向印度洋航行,预计将在6月初抵达南海区域,尽管菲律宾将其描述为对抗中方行动的“援军”,但北约方面并未就此公开表态支持菲律宾。

英国虽是舰队主导国,但英国海军高层早在舰队启程前便与中方进行了沟通,强调本次部署的常规与和平性质。

这与菲律宾方面高调炒作形成了鲜明对比,事实上,菲律宾军方早在行动发生后两天就已展开一系列外交和军备上的尝试。

武装部队参谋长罗密欧·布劳纳在采访中表示,菲律宾正试图推动北约舰队在南海开展“自由航行”行动,并声称菲律宾正在加快常规潜艇采购,以期提升对中国的“非对称”水下作战能力。

菲律宾方面还提出希望与更多西方国家开展联合巡逻,以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其核心诉求,是构建一个以西方国家为背景的联合抗华阵线,从而在南海争端中增加自身话语权。

然而,这一战略并未获得广泛响应,在菲律宾高层高调宣布北约支持的同时,参与舰队的五国政府均未发布相关声明。

外界普遍认为,菲律宾将北约原定部署的海军行动描述为对菲的定向支持,更多是一种政治包装,这种“借虎威”的策略并不新鲜。

早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期间,菲律宾就曾寻求美军在该海域部署兵力,以对抗中方强势姿态。

当时中美南海对峙升级,中国海空军进驻一线,美方两个航母战斗群一度逼近南海核心水域,但最终,美方选择撤退,避免与中方正面冲突。

类似的情形如今再次出现,尽管菲律宾在宣传中高呼北约舰队的到来是“战略支持”,但真正承担风险的并不是这些远在欧洲的军舰。

分析认为,英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更倾向于完成既定的象征性巡航任务,而非在南海问题上直接对抗中国海军,这也让菲律宾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一方面,其军事部署能力有限,中业岛防守兵力不足数百,装备老旧,实际作战力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其外交努力并未换来实质性承诺,所谓的“多边联盟”在关键时刻显得空洞。

这支北约舰队的南海之行固然引发关注,但从目前公开信息来看,其核心任务更多集中于展示存在,而非实际军事干预,菲律宾将这一行动包装成国际联合支持,其实反映出对自身战略处境的不安和焦虑。

“挟洋自重”必将引火烧身

如今,种种迹象表明,南海的力量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在南海的实际掌控能力持续增强,海警力量与海军配合密切,覆盖区域不断扩展。

从黄岩岛、仁爱礁到铁线礁,每一次行动都让菲律宾的战略空间进一步压缩,而菲律宾倚仗外部势力加以对抗的做法,迄今为止效果有限,菲律宾希望借助北约展示“国际共识”,但现实却是多国观望、冷淡回应。

此次北约舰队即将到来的背景下,其最终是否在南海采取高调行动,仍需进一步观察,菲律宾虽然进行了政治性包装,但这些军舰是否会为其提供实际保障,仍是一个未知数。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