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母亲的苦心:妈反对你出嫁,不是看他穷,而是不满足3个条件
成小羽

作者/暮雨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另一半,往往都比较随心所欲。

思维比较简单,择偶也特别理想化。

要是没有外力介入的话,后来需要用很多年,为年轻时脑子里进的水买单。

不夸张地说,有些人甚至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

一个初中同学,在结婚4年以后跟我感慨:幸亏当时我妈坚决反对嫁给前任,也幸亏她足够强势,改写了我的婚姻以及人生,不然我现在估计天天抱着孩子哭。
当时,她的母亲说:反对你出嫁,不是看他穷,而是不满足3个条件。

01.养家的能力;

她跟前任在一起的时候,自己收入三千多,而她的前任,当时没有固定工作。

当时的他们,都是二十岁出头,有情饮水饱,靠着她一个人的工资,两个人勉强也能活下去。

当肩上没有背负压力,日子就这样简单地过,似乎没什么大问题。

直到她的前任,提出要结婚。

她当时想的特别美好,认为结婚就是去领个证就好了。

结果,她没想到的是,她的母亲直接把户口本藏起来了。

同时对男生正式提出了车房,彩礼等相关要求,桩桩件件,都把她的前任挡在不可能的地方。

她因此还跟母亲闹过矛盾,认为母亲不懂爱情,他们可以一起为爱努力。

而她的母亲一点都不看好,说男生压根没有养家的能力,养自己都费劲,这个样子就不适合成家。

养家糊口的能力,在婚姻关系中,作用有多大不言而喻。

经济,永远是彼此关系稳定的基石。

结婚不是谈恋爱,婚后成立一个新的家庭,方方面面都是需要花钱的。

如果,基本的开支都成问题的话,那么婚前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婚后也会成为烂棉絮,轻轻一戳就散,甚至还有腐臭味。

02.沟通的能力;

沟通这种能力,在恋爱期间,很多人会下意识忽略。

一个人会说甜言蜜语,跟这个人会沟通,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关于甜言蜜语的说辞,只需要轻浮的态度,随随便便就可以学来,然而沟通却是讲究门道的,考验的是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的认知如何等等。

不具备沟通的能力,恋爱越往后谈,就会越是一团浆糊。

所有的问题,都会堆积在一起,直到最后量变引起质变,就算结婚了,也改不了相看两厌,婚姻名存实亡的结局。

她的前任不具备沟通能力,她的母亲作为过来人,比她擅长看细节。

她说:我妈就见过他两三次,跟他说过一些话,就从他的言谈举止,得出他这个人比较自大,且无法沟通的性格。

事实也的确如此。

只是不管男女,年轻本身都可以掩盖一些问题。

如今的她想来,当时跟前任吵架时彼此的做法,只感觉很幼稚。

03.处理异性关系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决定走进婚姻的人来说,更是不可或缺。

其中,尤其是能够跟其他异性保持距离的能力,永远是守住当下幸福的底层逻辑。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自觉性的,有的人甚至会以受更多的异性青睐为荣,就算有了另一半,也还是改变不了爱撩的本性,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魅力。

这种人也是没法改的。

他们就是这种价值观,不认为有错,如何会有改的心态?

而她的前任,当时跟她吵架次数最多的原因,就是他总是跟别的女生聊天,各种关心其她女生,她也给自己的母亲吐槽过,她的母亲让她分手,她不同意,说:他平时还是对我很好的。

年轻的时候,不管男女,很多人应该都因为爱情,做过一些惊天动地的蠢事。

包括选择人的眼光,可能在后来的自己看来,都认为简直是个谜:当初是怎么看上ta的?

这只能说明后来的你成长了。

不过话再说回来,就算再次回去当初,以你当时的认知,估计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因此,不要责怪自己。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需要相应代价的。

而她的经历,也告诉我择偶这件事,一味趁着年轻并不一定是好事——过分年轻往往没有什么辨别的能力,也不一定会选人。偏偏当时脾气也还犟,就算父母不同意,有些人可能依旧坚持要结婚,谁劝都不听,等到自己真的在婚姻里经历一遭,基本已经不可能重来。

走进婚姻以后,要想脱离是没那么容易的。

-END-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