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红楼梦:贾环是荣国府三爷,为什么被那么多人瞧不起?(1)
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中,贾环是荣国府当家人贾政的儿子,荣国府堂堂三爷。本应享受高规格的待遇,然而他的地位却十分尴尬。他处处遭人白眼,连丫鬟婆子都敢对他冷嘲热讽。这种普遍的轻视态度并非偶然,而是贾府内部复杂的权力结构、封建嫡庶制度以及个人性格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详细剖析贾府中哪些人瞧不起贾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他在家族中的真实处境,并深入探讨这种集体歧视背后的深层原因。

从贾母、王夫人到王熙凤,从亲姐姐探春到丫鬟莺儿,贾环几乎面对的是一个全方位的否定环境,这种长期的压抑与排斥最终塑造了他扭曲的性格和报复心理,成为《红楼梦》中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角色。

封建家族制度下的先天弱势:贾环的庶出身份。

在封建宗法社会,嫡庶之别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贾环恰恰处于这道鸿沟的错误一侧。作为贾政与赵姨娘所生的庶子,贾环从出生起就被打上了"次等"的标签。这种身份差异在贾府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众人轻视贾环的根本原因。

嫡庶制度的残酷现实在贾府表现得尤为明显。

按照封建礼法,庶出子女虽在名义上与嫡出平等,实则天差地别。贾宝玉作为王夫人所出的嫡子,自小被贾母"养在自己的屋子里",百般疼爱;而贾环则被弃置一旁,无人问津。

这种差别待遇,连邢夫人都如法炮制。同样去给贾赦请安,她让宝玉坐在自己的炕上,并且百般摩挲他,她让贾环"坐在地上的椅子上"。

更讽刺的是,按照规矩,庶子女应以嫡母为母,王夫人有义务亲自教育贾环,但她只教养了探春,而将贾环丢给赵姨娘养活,这种刻意的忽视,无疑加剧了贾环的边缘化。

资源分配的极端不平等进一步凸显了贾环的弱势地位。

宝玉作为嫡子,"床底下都是零花钱",怡红院的丫头可以随便拿他的钱去赌;而贾环"每月只有二两月利银子",零用钱捉襟见肘。

经济上的窘迫直接影响了贾环的社交地位——当莺儿公开嘲笑他"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时,贾环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他确实没钱。这种物质上的匮乏不仅限制了贾环的行动自由,更深深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家族活动中的排斥使贾环的庶出身份更加显眼。

大观园作为贾府的核心社交场所,元春特谕让姐妹们和宝玉入住,却将贾环排除在外。都是兄弟姐妹,这种区别对待无疑向全府宣告:贾环不配享受家族最好的资源。

更令人心寒的是,大观园诗社这样展示才华的场合也从未邀请贾环参加,尽管他同样是贾政的儿子,同样也有些歪才,同样也能写诗。这种文化上的排斥比物质匮乏更具杀伤力,它从根本上否定了贾环的价值。

正因为贾环没有表现的机会,才在中秋节时,忍不住技痒,写了一首诗。结果还被贾政给挖苦了,说他和贾宝玉是“二难”。如果不是贾赦打圆场,贾环就丢面子了。

贾母、王夫人百般溺爱宝玉,却遭普遍忽视贾环,连赵姨娘都骂他。

心理影响的恶性循环是庶出身份带来的最严重后果。

长期处于边缘化的贾环,眼看着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己却连基本尊重都难以获得,逐渐形成了扭曲的心态。

他那句"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道尽了庶子的心酸。

这种心理阴影不仅影响了贾环的待人接物,更成为他日后一系列报复行为的心理动因。

贾政都承认,在学业上,贾环比贾宝玉强。然而其他人不这样认为,大家都觉得贾环不行。这种集体否定的力量,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孩子的正常人格发展。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