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在白宫发动“人事大清算”,数十名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突然接到通知,必须在30分钟内收拾个人物品离开办公区域。
这场被外界称为"白宫大清算"的人事地震,特别针对的是那些曾经为特朗普政府提供对华政策建议的专业团队。

特朗普重返白宫不到半年,就以雷霆手段清洗了整个负责中国事务的团队,这一行动不仅暴露了他对专业官僚体系的不信任,更预示着未来中美关系可能进入一个更加不可预测的"特朗普个人化"时代。
在辞去的这些人中,许多人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多年,对中国事务有着深入了解,却在一瞬间失去了工作。

这场突如其来的清洗行动并非孤立事件,根据白宫内部人士透露,特朗普计划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规模从拜登时期的约350人缩减至不到150人。
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员将被裁撤,而中国事务团队则成为首批被"开刀"的对象,尽管亚洲事务高级主管伊万·卡纳帕蒂得以留任,但他领导的整个中国事务团队却被全员解雇。
这就像是一场政治版的饥饿游戏,特朗普显然在测试每个人的忠诚度,而中国事务团队不幸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

特朗普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不信任由来已久,早在第一任期内,两名借调到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业军官就曾成为"吹哨人",举报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时要求对方调查拜登父子,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特朗普的首次弹劾。
这段经历让特朗普始终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心存芥蒂,认为这个机构充满了"深层政府"的势力,即那些不受民选官员控制、却掌握实际权力的职业官僚,在特朗普看来,国安委就是终极的深层政府之一。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特朗普对中国事务团队的专业建议越来越感到不满,这些由技术官僚组成的团队虽然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地缘战略威胁",但他们基于专业分析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与特朗普的直觉相左。
特别是在关税政策上,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经济专家们多次警告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将损害美国经济,但这些忠告却被特朗普视为"软弱"和"不忠诚"的表现。

特朗普想要的是'复读机,而不是专业建议,一位被解雇的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专家苦涩地表示,他身边已经围满了只会说是的人,现在他正在清除最后一批可能提出不同意见的人。
特朗普政府将这次大规模裁员包装成"机构精简"的必要举措,国务卿鲁比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重组国安委符合其最初的职能和总统的想法。

但实际上,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权力重组,通过削弱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政策制定功能,特朗普将把对华决策权进一步集中到自己和少数核心幕僚手中。
拜登时代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一个强大的政策制定者,但在特朗普2.0时代,它将被降级为一个纯粹的执行机构,这意味着未来的对华政策将更加不可预测,因为它们将完全反映特朗普个人的一时好恶,而非系统的战略思考。

这种权力集中已经体现在特朗普近期的对华政策中,2025年2月1日,他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3月3日又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再次加征10%。
4月9日生效的"对等关税"更将对华累计税率推高至145%,这种递进式加税策略缺乏系统性考量,更多是特朗普"交易艺术"的体现,通过极限施压制造谈判筹码。
特朗普认为,只要施压足够大,中国最终会屈服,但他忽视了中美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这些关税正在伤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而中国已经找到了应对之策。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和人事清洗,中方表现出惊人的战略定力,5月20日,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梁建军明确表示"中方对美国从来不抱幻想",强调将通过实力交锋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的反制措施既坚决又有针对性,4月10日中方将对美关税提高至84%,并通过减持189亿美元美债等手段予以回应。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加速推进"去美国中心化"的国际布局,5月30日中国将在香港举行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吸引60余国参与,中国通过稀土管制、国产替代等措施,逐步降低对美依赖,这种结构性调整正在重塑中美博弈的长期格局。

特朗普的人事清洗短期内可能加剧中美摩擦,但从长期看,他的单边主义行径正在削弱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则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定力,在这场博弈中逐渐占据主动。
特朗普的"白宫大清算"暴露了一个严峻现实:在这位总统眼中,忠诚远比专业能力更重要。
被解雇的中国事务团队成员大多是拥有多年经验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们精通中文,了解中国政治经济运作的复杂性,而取代他们的很可能是一批更愿意迎合特朗普观点的政治任命官员。

这将导致美国对华政策的空心化,当决策完全基于意识形态和个人好恶,而非对事实的冷静分析时,犯下重大战略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近日公开承认,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对美国经济造成痛苦影响,导致港口货物量锐减和蓝领工人失业率上升,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强硬立场反而促使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加强与中国合作,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反特朗普联盟。

随着专业中国事务团队的离去,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将更加依赖少数核心顾问,如国务卿鲁比奥和国防部长海格塞斯。
这些人都以对特朗普绝对忠诚著称,但缺乏处理复杂中美关系的实际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误判和意外升级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对于熟悉特朗普执政风格的人来说,这次白宫大清算并不令人意外,早在2025年初重返白宫后,特朗普就开启了对美国司法系统的大清洗2.0,解雇了多名参与调查他的检察官和FBI特工,他将这些调查称为"政治迫害",并誓言要清算那些与他作对的深层政府势力。

特朗普有一套独特的'恩怨政治学,他将世界简单地分为朋友和敌人,而所有敌人必须被惩罚,中国事务团队不幸被划入了后一个阵营。
特朗普政府正在变成一个回音室,里面只有一种声音,特朗普自己的声音,这对于一个需要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超级大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2.0政策不仅影响了中美关系,也在重塑全球格局,就任首日,他就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试图通过削弱多边机制来减少对华合作空间。

这种单边主义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特朗普以为全世界都会跟随美国对抗中国,但他低估了其他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他的单边主义正在加速一个多极化世界的形成,而美国的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削弱。"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战略耐心和适应能力,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和不可预测的政策转向,中国没有陷入针锋相对的恶性循环,而是通过多元化国际关系和发展自主创新能力,逐步降低对美脆弱性。

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零和游戏,谁能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合作体系,谁就能赢得未来,特朗普的'清算'行动或许能带来短期的政治满足感,但它无法改变这一基本现实。
当被解雇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离开白宫后,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更加不可预测的"特朗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忠诚是唯一的通行证,而专业知识和战略远见则成了可有可无的奢侈品。
对于美中这两个核大国和全球前两大经济体而言,这种转变带来的风险可能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客户端 - 2025-03-11:美国“深层政府”是否真的存在?
世界知识杂志 - 2025-01-16:特朗普痛恨并要打掉的美国“深层政府”到底是啥
观察者网 - 2025-05-24:美国政府大规模裁撤国家安全委员会人员,“特朗普想强化总统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