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首次策划!科普剧、科普实验秀……18个科普节目让科学“活”在舞台上
过有趣的生活

舞台灯光流转间,火焰在掌心绽放、静电点亮温情故事、恐龙骨架穿越时空重现科学传奇……5月24日,作为2025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重头戏之一,首次策划的科普节目展演在赛力斯五云湖会议中心火热启幕。在为期2天的展演中,重庆科技馆、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师范大学等10余家单位,以科普剧、科普实验秀、科普脱口秀等多元形式,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舞台艺术,吸引众多市民到场观演。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伴随着铿锵宣言,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自然博物馆的家国情怀》科普剧也随之谢幕。该剧围绕杨钟健院士领衔复原装架中国第一只恐龙骨架许氏禄丰龙,黄汲清院士指导完成中国第一件地形浮雕等历史事件,通过虚实交织的舞台手法,艺术化再现科学家在克服种种困难,在抗战大后方开展科学研究的故事。

《风火雷电——自然魔术师》点燃全场,“火焰掌”上绽放的火焰之花,“空气炮”打出的一个个烟圈,孩子们兴奋地高喊“像魔法一样!”。《爱的静电旅途》则温情满满。重庆师范大学团队用静电实验串联起家庭故事,不仅展现亲情与科学的奇妙融合,更展现科学家精神对生活的深远影响与激励。而重庆大学的《摩擦之光·舞动科学》则以抢救小猴子的故事情节,讲述“小”纳米的大作用。

“‘共振’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和青年人产生的共振,其次是祝榆生在不同历史时期,个人的选择、科技的发展和国家需求之间的共振,最后就是祝榆生从战场的经验到军事工程的学习再到最后坦克研究的实践,这是一个跨学科融合的共振过程。”《砺剑荣光·共振征途》科普剧演出者邢冀琦阐述着该剧所体现出来的科学内涵。据了解,该剧以开启“砺剑荣光”寻找科学家挑战任务为主线,跨越时空,重现祝榆生“不当参谋,当学生”“军苑生涯失右臂”“独臂总师铸铁甲”的传奇人生。

“注意蝙蝠,是传狂犬病毒动物,人在蝙蝠洞穴呼吸,感染病毒,最好不碰触;不让宠物抓住,宠物定期接种,疫苗才有长久保护。”随着好听有趣的歌曲响起,观众席亮起一片手机屏幕,还有些小朋友轻声跟唱。《咪咪的急诊奇遇记》通过趣味场景演绎与原创科普歌曲结合形式,传递狂犬病防护知识。

据了解,本次活动中展演的18个节目,涵盖了基础科学、现代科技、医学健康、自然与人文结合、青少年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科学知识,展现了跨学科融合与创新表达,凸显科普教育的包容性与实践性,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搭建了科学与生活的桥梁。

“看完今天的节目展演,家里小朋友想要了解更多科学家们的故事,科学家精神也在他们心里扎根了。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观演市民刘女士激动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节目展演现场气氛热烈,每个科普节目收获观众高度好评。礼堂内座无虚席,各年龄段观众尤其是小朋友热情参与,掌声与欢呼声贯穿全程。孩子们全程专注观看,家长则频频用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活动尾声,许多小朋友仍围绕舞台与演员交流,展现出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此次展演成功营造了全民参与、寓教于乐的科学氛围,为青少年埋下探索未知的种子。

来源:重庆科技发布

活动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