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一天,毛主席听说了一件事,时任北京军区政委的朱良才上将要辞职,毛主席听后眉头一皱,他觉得事情有些太过于突然,因此,主席一个电话,便将聂荣臻元帅找了了过来。
“荣臻啊,最近我听说朱良才同志要辞职?”毛主席轻声问道。
聂荣臻也听说了这件事,他还未回答,毛主席却是接着说:“这样吧,荣臻,你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对毛主席的安排,聂荣臻当即回答:“好,主席,我这就去了解一下,然后再向您汇报。”
朱良才要辞职,毛主席为什么要找聂荣臻来了解情况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早在抗战时期,朱良才就在聂荣臻的麾下工作,长期以来,他们虽然是上下级,却有着深厚的私人情谊。
聂荣臻很快就找到了朱良才,对于这位老朋友,聂荣臻也没寒暄,开门见山地问道:“良才,怎么突然要辞职不干了呢?

说起来,朱良才可是我军的一位老资格了,他是湖南人,由于家境比较富裕,他先后读过私塾,中学,后来在家乡做了一位先生,那个时候的朱良才很年轻,年轻人嘛,就是朝气蓬勃,面对国破山河的景象,朱良才虽然身在学校教书,却无时无刻不想真正的救国救民。
当毛主席在湖南率领农民运动时,朱良才深受震动,他也开始投身于基层的革命工作中,1927年,27岁的朱良才做出了改变自己人生的一个决定,他在革命最低潮时,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时,朱良才时任资兴县委组织部长,起义后,他毫不犹豫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并因此结识了毛主席。

众所周知,当时红军队伍中的将领,许多人文化水平都不高,甚至有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而朱良才能够成为一名先生,足以看出他的文化水平在队伍中,是相当高的了。
所以在之后,朱良才与同是文化人的谭政,一同被任命为了红4军军部的秘书,当时的军部主要领导是毛主席,朱德以及陈毅,也就是说,朱良才此时俨然已经成为了毛主席最信任和倚重的人之一。
事实上,朱良才不仅文化水平高,军事指挥能力也不低,在之后的黄洋界保卫战以及历次反“围剿”战斗中,他都留下了只属于他的赫赫威名。

毛主席对朱良才的评价很客观,他说:“军事上过硬,政治上合格”,是“军之良才”。
在我军的将领中,能够得到毛主席如此高度评价的人,屈指可数,由此可见朱良才的优秀,而整个红军时期,与朱良才相关,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1934年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
当时朱良才是红三十四师政治部主任,湘江战役前,朱良才由于负伤,躺在了担架上指挥战斗,但随着部队的行军困难,再加上红三十四师是全军的后卫,任务繁重,师长与政委的思想难免开了小差。

朱良才见状,就批评了两人,为此,三人不欢而散,事后,师长与政委向上级反映,说朱良才身体不好,不如让他先过江,就不要继续跟着战斗部队走了。
上级同意了,后来,红三十四师作为后卫部队,倒在了湘江,全师6000多人几乎全部牺牲,自此,湘江战役也成为了我军永远的痛,而当时担任红五军团民运部长,后来的开国上将宋任穷说:“如果朱良才留在部队,也许这个师就不会被打垮了。”
当朱良才得知红三十四师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后,久久悲痛,没有言语。

抗战全面爆发后,朱良才来到了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先后担任了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在此职务上,朱良才兢兢业业的工作,我们如今所熟悉的“狼牙山五壮士”,“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诸多先进典型,事实上都是朱良才发掘出来打造的。
此后,朱良才一直都做着政治工作,1955年授衔时,考虑到他劳苦功高,党组织不仅授予了他上将军衔,还同时授予了他三枚一级勋章。
这一年,55岁的朱良才同样也成为了北京军区首任政治委员,按照道理来说,他这个年龄并不算大,可为何在三年后的1958年,他要请辞北京军区政委的职务呢?

战争年代里,朱良才曾多次负伤,尽管在之后,医生对他进行了精心的治疗,但很显然,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他的身体变得脆弱起来。
再加上朱良才不愿辜负党组织的期望,多次奋不顾身的连续工作,他的身体也迅速的垮了下来。
为了不影响革命工作,朱良才这才决定辞职,在医院,当聂荣臻问他遇到什么事时,他轻轻笑着说:“老领导啊,我的身体不行了,还是把位置让给年轻人吧。”

很快,聂荣臻就将自己得到的信息,告诉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后,狠狠抽了一口烟,他知道,朱良才确实在战争年代里,身体就多次受伤,所以,尽管毛主席想要挽留,但考虑到朱良才的身体情况,他最终表示了同意。
就这样,朱良才成为了开国上将中,第一个申请退出领导职务的人,也许是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朱良才的身体也逐渐恢复过来,他一直活到了1989年,享年90岁,可谓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