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爱慕她的人太多,但唯一勇敢且诚挚去爱她的人,仅有他一个
咖啡里的云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小时候看《大明宫词》,只对太平和薛绍这一对印象最为深刻,这一次重温,我看到了曾经未曾了解的爱的不同面貌。

《大明宫词》里,爱慕太平的人太多,但唯一一个勇敢且诚挚地去爱她的人,是李隆基。

从李隆基一出场,他像是大唐晦暗政治里的一抹亮色。

谈论当朝政局,娓娓道来,不急不迫;探讨政治皇权,坚定决绝,锋芒毕露。

李隆基俊朗又带着少年气的样子,心里又有着杀伐果断的决心和勇气。

面对自己爱的人,却又藏不住满心的欢喜,他望向太平的眼神总是充满了熠熠星光。

李隆基是迷恋权力的,也许正是太平一生对权力的刻意回避,激起了他一日更胜一日的保护欲望。

他懂得权力法则里的弱肉强食,也明白在权力游戏中制胜的法宝是保持冷酷。

他既有对权力的勃勃野心,也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和智慧。

只是在这之外,还有其他东西——一个少年对于爱的全部梦想。

因此,我更惊艳于他与太平辩论时直言不讳的样子,即使爱到愿为你出生入死,也依然平等地、坚决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有天生的吸引力,或者说存在“命中注定的爱情”,那么李隆基对她姑母太平就是这种感情。

我无从揣测千年之前的帝国风貌和皇权家族的纠葛纷争,但或许只能稍稍体察一点儿那份爱慕滋长的心境。

这大约是从李隆基年幼丧母的那一刻,就牢固得不可分离的依恋。

太平正是李隆基担惊受怕的日子里,唯一可以依赖的温柔力量。

彼时懵懂中的这份感情,还未长成爱的模样,就已经是一种习惯般的存在。

太平对李隆基投来的莞尔一笑,或是深情关切的眼神,哪怕是稍加严厉的批评都无不在他心中留下一些分量。

直至太平不顾一切拒绝由李隆基与突厥和亲,授突厥以口实,引发边境的战争。

此时的李隆基,心里盛满的不仅仅是甜蜜和温暖的依恋,而加入了一种更为宏大的、赴汤蹈火般的承诺和使命感。

编剧也许受到《百年孤独》的影响至深,从而写出全剧中这最诡异而惊心动魄的一笔。

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百年来唯一真正的爱情就是最后的一段姑侄恋情,这段爱情最终也是整个家族灭亡的挽歌。

而在《大明宫词》中,最终整个家族只剩下太平和李隆基。

只不过编剧并没有勇气让太平像《百年孤独》中的姑姑那样,去接受自己侄子的感情。

剧中饰演李隆基的演员演绎的非常出色。

以前的演员好有灵气,衣黛青衫,桃花浮面,面庞清朗,五官俊秀。

他小心翼翼爱慕的样子,暗暗吃醋的样子,心气全乱跑去喝酒的样子,气鼓鼓地说自己不喜欢王维的小样子。

后来太平再见王维的时候,长大的李隆基醋得厉害。

胡言乱语地想要表达自己不想姑母再和别的什么男人有瓜葛,他还提到了张易之,可见少年时的那件事对他影响颇深。

特别是他的一句:

您明白了么?

此时的李隆基仍然没有完全接受自己这悖德的感情,他还没有勇气表达出来。

还有因为太子的问题,在两人不愉快的谈话之后,太平问他还回来看自己么的时候,他的回答又令我激动。

姑母,您知道您在我心中的位置。

然后又是一句醋意横飞的话:

其实我下午就来过,我听见您和崔将军在唱歌,我记得姑母您说过,只与相爱的人一起吟颂长相守,告辞了。

再后来就是与崔缇之间的瞎吃醋,这时的李隆基很是可爱,像是一个初恋的青涩少年。

李隆基与崔湜打斗后仰面而卧,俯视的镜头之下,耸起的眉骨与高高的鼻梁,微微抬起的下巴和面庞的棱角,多么令人心动的画面。

李隆基对太平说的那句:“我怎么不理解”,虽是差错地与崔缇所意不同,但他以为崔缇对太平的感情和他自己一样。

如果李隆基真的只是恋母情结,他何必与崔缇大打出手还口出此言?

李隆基演出了那种纯粹、热烈、真挚、绝望的情感,居然让保守的中国观众也能接受这惊世骇俗的感情,真是惟妙惟肖。

这种设定如果演员不真诚或油腻轻浮,绝对会招来一片骂声。

但演员的完美演出,打动了观众。

陈红的老年太平公主亦非常出色。

老年太平最打动我的是那种难以言喻的温柔。

她那么美,那么温柔,那么脆弱,又开始衰老,善良的美人迟暮,谁能不爱她不怜惜她呢?

从薛绍到武攸嗣,从张易之到王维,直到最后李隆基的表白,直击我的心脏。

李隆基在风声瑟瑟的雨夜里跪下喊出喊出“姑母,我爱您”的那一幕,简直让人心潮澎湃,绝对算是剧中的名场面。

这与一种无知无觉就已然迷糊的、卑微的爱情观就完全拉开了距离,甚至是你我有时都无法坚守的品质。

李隆基带着与太平与生俱来的亲密成长,将保护太平视为整个少年时期的志向。

但他的爱却不曾卑微。

最后皮影戏的部分,李隆基深情注视太平的场面多年后仍不能忘记。

您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蓬松的乌发,涨满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

当听到李隆基说“蓬松的乌发”时,太平感伤自己韶华不再,一滴泪落在隆基的脸上。

而这滴泪落下后,李隆基稍稍顿了几秒才继续说下一句,语调中有了哭腔。

太平的美,超越君臣的制约,甚至超越伦理的阻拦。

一整个时代的宠儿或者一个女子的全部悲剧便是她,没有人能不挽留一轮悲哀的明月的远去。

纵观全剧,我个人认为导演刻意留的悬念也好,直白的对话也好,从点滴的细节中都能体现表露出李隆基对太平的感情不只那恋母情结,而是一个铮铮的大男人对女人的爱。

不要对这种爱抱有偏见,悖德也好,禁忌也好,这只是一个男人对女人最真挚的初恋。

在剧中李隆基曾反复强调太平是他心目中最完美最非凡的女性,有最高贵的人格诸如此类,言语之间充满崇拜敬畏之情。

我想这应该是混合了一个小男孩渴望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所有爱护,对最亲近长辈的安全感信赖感,对权威的崇拜感,还有就是身为一个男人对一位雍容华贵的女性的仰慕之情。

而太平对李隆基的爱更多是长辈爱护晚辈的爱,是母亲疼爱儿子的爱,是对血缘亲人的珍爱。

所以最终李隆基接受了她永远只是他姑母的现实。

每当“踏摇娘”的对白响起,我都会想起昏黄大明宫里皮影背后李隆基那充满爱意的眼神,那一退再退的近乎哀求的表白下从未寂静过的雄心。

爱是人世间多么危险的一种关系。

不爱的人生寡淡无味;而太爱又像是被恣意的龙卷风吸走了灵魂。

在爱的漩涡的里,道德、权力、自我、责任、情义,太多的碎片被席卷进来,每个人点取的比例都不尽相同。

~未完待续~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往后余生,他爱过世间无数美人美景,但都像收集回忆关于她的碎片

她赢了,而她的儿子们,或流放,或软禁,或赐死,一个都没逃过

《大明宫词》:李旦的退位,是软弱还是勇敢?

如果说她一生有什么错,那她最大的错就是对女儿安乐的溺爱和纵容

身为皇子的他一生爱香,为香而生,亦因香而死,是天意还是因果?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