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到30岁就掌管国家的年轻人,能有多大本事?”
这句疑问曾在2011年传遍世界。他从普通男孩成长为朝鲜最高领导人,能力令人咋舌。

被寄予厚望的金正恩,如何迅速接班?
1984年,他出生于平壤,作为金正日第三个儿子,名字“正恩”寓意“正直恩泽”。据曾在金家当过厨师的日本人藤本健二回忆,这小子从小就机灵,观察力强,颇得父亲欢心。9岁那年,1993年的生日宴会成了他的“高光时刻”。
朝鲜高层齐聚,金正日送了他一首歌《脚步》,歌词里把他比作“金将军”。这哪是普通生日,分明是接班人的预告会!宴会上这首歌传唱不停,小金正恩的未来角色初露端倪。

少年时期,金正恩被送往瑞士伯尔尼国际学校读书,用了个化名“朴恩”。他学英语、德语、法语,低调得很,但同学说他篮球打得贼好,颇有领袖范儿。2000年回国,他进了金日成军事大学,政治军事两手抓,为日后掌权铺路。2009年,他被选为最高人民会议候选人,算是正式亮相。
到了2011年,金正日突发心梗去世,27岁的金正恩火速上位,成了朝鲜最年轻领导人。一个月前,他刚被任命为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可见这接班早有安排。
从9岁被父亲“点将”,到27岁扛起大旗,金正恩的上位之路像开了挂。但别以为他只是靠爹,这背后是金正日十几年培养的成果。接班快准狠,朝鲜没乱,权力没散,这小伙子显然不是省油的灯。
接下来,他得证明自己不只是“金家传人”,而是个真有本事的掌舵人。

金正恩如何用军事政治成就稳住江山?
金正恩的第一关是稳住权力。
2011年12月,他刚上台就当了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军队命脉攥在手里。2012年4月,他在劳动党会议上连升两级,成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等于国家大权全到手。同年7月,他直接被封为元帅——从司令到元帅,不到一年!朝鲜历史上谁晋升这么快?简直是政治界的“闪电侠”。

光靠头衔可不够,金正恩还得真刀真枪干。据韩国媒体报道,他2012年动手清理老派军头,提拔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年轻将领,军队从此姓“金”。他还把劳动党的权力往自己手里收,调整国家结构,潜在反对派全被掐灭。这手腕够硬,够快,够准。
稳住内部,金正恩也没闲着。他常跑去军队和工厂视察,媒体镜头前一站,亲民形象就出来了。朝鲜官方还爆料,他2012年在军演现场亲自指挥,喊着要军队现代化,军心一下子被他抓牢。
这家伙年纪轻轻,却把权力玩得滴水不漏。军事政治两开花,他这江山算是坐稳了。
但光守住家业哪够?朝鲜经济那摊子事,才是他真正的考验。

金正恩如何打破传统,搞经济改革?
金正恩上台时,朝鲜经济可以用“惨”来形容。
他没像父亲金正日那样一味“先军”,而是大胆喊出“大米比子弹更珍贵”。2012年的一次讲话里,这句话直接点题:经济得优先。据路透社报道,同年7月,他搞了个政治局,把经济管理权从军队手里抢回来,军方再也管不了钱袋子。这招够狠,直接改了游戏规则。
他还弄了个经济改革小组,主攻农业和轻工业。“6·28政策”一出,农民能留点粮食自己卖,干活积极性蹭蹭涨。他又批了几个经济特区,比如罗先,打算吸引外资。2013年,他派人去中国取经,学人家改革开放怎么玩。这些招数管用吗?朝鲜农业产量慢慢爬升,市场上还能看到点买卖的影子。
基础设施也没落下。平壤盖起了未来科学家街这样的新小区,居民生活好了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说,2010年代中期,朝鲜经济增速有起色,虽然制裁拖后腿,但这活力是实打实的。金正恩这改革家当得有模有样,把“吃饭比打仗重要”落到了实处。
经济有点起色,可在国际上混不开,朝鲜还是孤家寡人。金正恩会怎么破局?

金正恩如何靠外交突破站上国际舞台?
2018年4月27日,金正恩干了件大事——他迈过朝韩军事分界线,成了朝鲜战争后第一个这么干的领导人。
那天,他在板门店跟韩国总统文在寅握手,签下《板门店宣言》,说要缓和紧张局势,还提了半岛无核化。《澎湃新闻》报道,这事儿让朝韩关系缓了口气,也让世界对朝鲜刮目相看。
这只是开胃菜。2018年和2019年,他跟美国总统特朗普连会三次,聊和平聊无核化。虽然结果没那么圆满,但能跟超级大国领导人面对面掰扯,这胆识和手腕谁能小瞧?他还跟中国、俄罗斯频频互动,国际地位蹭蹭涨。

BBC都说,金正恩把朝鲜从“隐士国”拉进了对话圈,形象大翻身。
外交这盘棋,金正恩下得漂亮。国内改革有了外援,他在全球媒体上也成了焦点。40岁不到,这家伙用大胆和灵活,把朝鲜推上了国际舞台。谁敢说他不是个狠角色?
金正恩从9岁被父亲看中,到27岁接班,再到军事政治、经济改革、外交突破,一路走来全是硬仗。他用果断和智慧,把朝鲜带进新阶段。
国内现代化起步,国际上频频亮相,这能力让人服气。40出头的年纪,他已经证明自己不是靠爹吃饭的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