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战争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已经不只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事儿了,它牵动了全球的经济、政治,甚至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你有没有想过,这场战争谁会最先撑不住?有人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经预言,第一个被耗干的不是乌克兰也不是俄罗斯,而是英国。这话听起来挺玄乎,但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预言的来龙去脉,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英国为啥会躺枪。

先说说这个预言的主角——亨利·基辛格。这老头儿可不是一般人,他1923年出生在德国,家里是犹太人,1938年逃到美国,后来成了美国外交界的超级大咖。1969年当上国家安全顾问,1973年又干上了国务卿,搞外交的时候特别讲究现实主义,就是那种不讲情面只看利益的路子。他最出名的几件事儿包括:帮尼克松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搞定美苏冷战缓和,还因为越南战争的和平谈判拿了诺贝尔和平奖——虽然那奖有点争议,毕竟战争没真停。
基辛格这人眼光毒,看国际局势特别准。他对俄乌战争也有不少看法,比如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他就说别把乌克兰推成东西方对抗的棋子。2022年战争刚打起来,他在达沃斯论坛上建议乌克兰让点领土换和平,结果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喷得不行。后来2023年,他又改口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说中立已经不现实了。不过,关于“英国最先被耗干”这话,公开记录里找不到他明确说过,可能是个别媒体或者分析家根据他的思路推出来的。不管咋说,基辛格的现实主义视角确实能让人想到英国的处境,咱们慢慢往下挖。
俄乌战争咋回事儿?为啥扯上英国?

俄乌战争的根儿得从苏联解体说起。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一直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晃悠,既是“欧洲粮仓”,又有不少军工底子。201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亲俄总统被赶下台,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了,东部顿巴斯也打起来了。北约这些年往东扩了好几次,在波兰、罗马尼亚弄导弹系统,俄罗斯觉得自个儿安全被威胁,乌克兰还想加入北约,这就成了导火索。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直接动手,战争就这么炸开了。
这场仗不只是俄乌俩国家的事儿,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约成员都跳进去了。美国、欧洲给乌克兰送钱送枪,英国更是冲在前面。战争刚开始,英国就送去了一堆反坦克导弹、无人机啥的,还带头搞制裁,把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卡得死死的。英国为啥这么积极?一方面是脱欧后想刷存在感,证明自己还是“全球英国”;另一方面也是想转移国内注意力,毕竟疫情加上脱欧,经济已经够呛了。

但问题来了,英国这么跳,真的扛得住吗?基辛格要是真说过“英国最先被耗干”,估计就是看准了英国的软肋——经济脆弱、资源有限,还偏偏把自己放到了风口浪尖上。
英国为啥可能是第一个倒下的?

英国的经济在脱欧之后就没啥好日子。2021年GDP是涨了7.5%,但那是疫情反弹的假象,2022年初通胀率就冲到7%,30年没见过这阵仗。俄乌战争一打,全球能源价格飞了,英国天然气、电费直接翻倍。老百姓日子不好过,企业也叫苦连天。脱欧本来就让英国跟欧盟的贸易磕磕绊绊,战争再一闹,供应链更乱,通胀2023年初直接破了10%,40年新高。这经济底子,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英国对乌克兰的支援不是开玩笑的。截至2023年,光军事援助就超45亿英镑,武器库存都快见底了。反坦克导弹、火炮啥的往乌克兰送,军工厂加班加点也补不上窟窿。英国自己军队本来就不算强,这么一搞,库存都到“危险水平”了。再加上经济不行,哪有余粮老这么烧钱?相比之下,美国底子厚,德国法国还能犹豫着不出力,英国倒成了最卖力的那个。

脱欧让英国在欧洲的话语权掉了不少,跟欧盟关系也挺尴尬。俄乌战争里,英国想当“急先锋”,但欧洲其他国家不一定都跟它一条心。俄罗斯还老拿英国开刀,说它是“挑衅者”,威胁要收拾它。北约虽然罩着英国,可英国的地缘位置和资源摆在那儿,扛不住太大压力。
基辛格可能就是瞅准了这一点:英国跳得高,但底子薄,资源耗不起。2022年底,他在文章里警告西方别在乌克兰问题上没底线地耗下去,不然自己先垮了。英国这情况,跟他这话还真有点对得上。

英国后来的日子咋样了?
战争拖到2023年,英国的日子确实不好过。通胀高得吓人,超市东西贵得买不起,能源账单让老百姓直骂娘。政府想管住价格,可企业还是撑不下去。政治上也乱,2022年约翰逊因为丑闻和经济问题下台,新首相苏纳克上台也没啥好招,国内罢工、抗议满天飞。

军事援助慢慢缩水,2023年国防部自己都说武器不够用了。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打退堂鼓,英国有点独木难支的意思。民调显示,老百姓支持援助乌克兰的心思从2022年的80%掉到60%,大家伙儿都觉得,家里这堆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呢,咋老顾着别人?
2024年,俄乌总算签了个临时停火协议,乌克兰没拿回所有地盘,但保住了国家。英国呢?没啥大收获,经济还在谷底晃悠,国际地位也没咋提上去。基辛格的预言没全中,但英国确实被这场战争拖得够呛。

基辛格一直推外交解决问题。2023年他还在论坛上说,美国得继续帮乌克兰,但得赶紧谈停火,别把仗打成北约跟俄罗斯硬碰硬。他还提了个方案,让乌克兰进北约,但边界回到战前状态。这话比他2022年让乌克兰割地的主意靠谱点,但还是那味儿——现实主义,别把自己耗死。

他2023年11月29日去世,活了100岁。他走了,但留下的想法还挺有嚼头。他老提醒大家,战争不是谁打赢就完事儿了,耗不起的才是真输家。

基辛格要是真说了“英国最先被耗干”,那眼光是真毒。英国在俄乌战争里当急先锋,确实把自己搞得够呛。经济本来就弱,再加上援助和制裁的成本,日子过得紧巴巴。相比之下,乌克兰靠援助还能撑,俄罗斯靠资源硬抗,英国倒像是最先喘不上气的那个。
这事儿也提醒咱们,大国博弈不是光看谁嗓门大,还得看兜里有多少货。英国想借战争刷存在感,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挺值得琢磨的。你觉得呢?英国这波操作到底值不值?
参考资料
亨利·基辛格.亨利·基辛格:乌克兰危机如何收场[J].经济导刊,2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