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放弃首富做“首善”,41岁黄峥无偿捐出1000亿,功成身退令人羡慕
朱竟年

说起黄峥,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拼多多。这位41岁的年轻人,曾经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之一,身家几千亿,站在了财富的顶峰。

可就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他却选择放下一切,把1000亿的财富无偿捐出去,从“首富”变成了“首善”。这事儿一出,有人佩服,有人疑惑,还有人觉得不可思议。

黄峥的成长与创业历程

黄峥,1980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家里条件很普通,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没啥特别背景。但他从小就聪明,读书特别厉害。1998年,他考进了杭州外国语学校,这学校可是出了名的牛,专门培养精英学生。

后来,他又考上了浙江大学,进了竺可桢学院,这是个给顶尖学生开的荣誉学院。在浙大,他学的计算机科学,脑子灵活,想法也多。

2004年,黄峥去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读硕士。在那儿,他接触到了世界顶级的科技和商业理念,眼界一下子就打开了。

硕士毕业后,他进了谷歌,做软件工程师,还管过一些项目。在谷歌,他学到了很多前沿的技术和管理经验。2006年,他跟着李开复回国,参与了谷歌中国办公室的搭建。这段时间,他对中国互联网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埋下了以后创业的种子。

2007年,黄峥从谷歌辞职,开始自己闯荡。他先是搞了个手机电商,后来又做过电商代运营,还试过做游戏公司。虽然这些尝试有成功有失败,但每一步都让他更清楚自己想要啥。

到了2015年,他创立了拼多多,这个平台用“拼团”模式,主打低价,瞄准了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市场。拼多多上线没多久就火了,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一度冲到2300亿美元,黄峥的身家也水涨船高,成了中国顶级的富豪。

拼多多的崛起

拼多多能火起来,真不是靠运气。黄峥看准了中国电商市场的一个空档——那些大城市以外的消费者。这些人可能没那么多钱,但人数多。

他们买东西时特别看重价格,拼多多就抓住了这个点,用“拼团”模式让大家凑在一起买东西,价格压得特别低。消费者省钱了,商家也能多卖货,双赢。

拼多多的玩法也很接地气。他们推出了“多多果园”这种小游戏,用户玩一玩就能拿优惠,特别吸引人。

还有农产品电商这一块,拼多多做得特别好。他们直接把农民的货卖给城里人,既帮了农民,也让消费者买到了新鲜东西。2018年上市的时候,拼多多的用户已经快8亿了,市值高得吓人,成了电商界的一匹黑马。

黄峥在拼多多的成功里起了大作用。他的眼光准,决策快,团队也给力。不过,拼多多也因为低价策略被吐槽过,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假货问题。但不管咋说,拼多多确实改变了很多人买东西的习惯,也让电商市场的竞争更激烈了。

黄峥的捐赠行为

2021年3月,黄峥突然宣布辞去拼多多CEO和董事长的职务,还把个人名下价值1000亿的股份捐了出去。这1000亿不是小数目,直接让他从财富榜的顶端退了下来。

他把这些钱分成了几部分:一部分给拼多多的员工,让他们也能分享公司的成果;一部分给早期的投资者,算是对他们的回报;还有一部分给了慈善基金会,用来支持教育、科研和医疗这些公益项目。

黄峥为啥这么干?他自己说是想回馈社会。他说,财富不是他一个人挣来的,是社会给的机会,他只是赶上了好时候。所以,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把钱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这个想法听起来挺简单,但能真这么做的人可不多。

黄峥很早就开始关注公益,他还跟人一起成立了基金会,专门做教育和科研的事儿。这次捐钱,是他早就有的想法,只不过这次规模特别大。

他辞职的时候才41岁,正当壮年,事业也还在上升期,做出这种决定,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

黄峥捐钱这事儿一出来,社会上的反响特别大。很多人觉得他了不起,说他是真有良心,把“首善”这个称号担得起。媒体也夸他,说这不仅是捐钱,更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表态。还有人觉得,他这举动可能会带动其他有钱人也多做公益,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有些人怀疑他是不是为了避税,或者想炒作一下名声。还有人觉得,他把这么多股份捐出去,会不会影响拼多多的稳定,毕竟他走了,公司少了这么大一个支柱。

不过,支持他的人更多,他们觉得黄峥不是那种玩花样的人,他的想法是实打实的。而且,拼多多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靠他一个人了,团队和体系都成熟了,他退下来,公司也不会乱。

现在这个社会,有钱人越来越多,但怎么用钱是个大问题。黄峥的做法,让人看到了一种可能性——财富不只是个人的,还能变成社会的动力。

他从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靠自己的脑子和努力成了首富,又在最风光的时候选择放下,捐出1000亿去做公益。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事儿。他的选择,让人羡慕,也让人尊敬。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