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岛的前世今生
现在大家熟知的冲绳县,就是琉球群岛的核心部分。不过,要说它的历史,那可不是一句“日本领土”就能概括的。
好几百年前,琉球群岛压根不是谁的“附属品”。
从14世纪开始,这里就有了自己的琉球王国。那个时候,琉球可是个独立的国家,有自己的国王、朝廷,还搞起了海上贸易。

关键是,琉球跟中国明朝的关系特别铁。从1372年开始,琉球就正式向明朝称臣纳贡,成了中国朝贡体系里的一员。
这种关系一直延续了好几百年,到了清朝还是那样。琉球使者隔三差五就跑去福建进贡,顺便带点中国货回去,日子过得挺滋润。
那时候的琉球,不光是给中国送礼,也跟日本、东南亚国家做生意,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海上中转站。

国王住在那霸的首里城,城里还有专门接待中国使者的馆子,可见跟中国的联系有多深。清朝档案里也有不少关于琉球进贡的记录,连贡品清单都列得明明白白。
到了17世纪,日本的萨摩藩,也就是现在鹿儿岛那一块,开始对琉球下手了。1609年,萨摩藩出兵占领了琉球北部,逼着琉球国王既向日本低头,又继续给中国当“藩属”。
这就有点像脚踩两只船,琉球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过,当时的日本还没完全吞并琉球,琉球王国名义上还是独立的。

真正的大转折发生在19世纪末。1871年,日本搞了个“明治维新”,国力蹭蹭上涨,开始琢磨着把周边的地方都划进自己的版图。
1879年,日本正式废了琉球王国,把它改成了“冲绳县”,国王被赶到东京,首里城也被日本占了。从此,琉球的独立身份没了,彻底成了日本的一部分。
清朝觉得日本这是明抢,外交上还抗议了几回。但那时候清朝自己都内忧外患,哪有余力管琉球?最后不了了之,琉球就这么被日本吞了。

日本对琉球的吞并有不少争议。
19世纪的国际法还不像现在这么完善,但基本的领土主权原则已经有了。日本用武力把一个独立王国并进自己国家,这种行为在当时算不算合法?不好说。
有人觉得这是“实力决定一切”的年代,赢了就是硬道理;也有人认为,琉球原本的朝贡关系和独立地位,应该给它更多的主权依据。

二战后,冲绳的地位又复杂了一层。
1945年日本战败,冲绳被美国占领,成了美军在东亚的大本营。1972年,美国把冲绳“还”给了日本,但前提是得签《旧金山和约》。
这个和约里,日本的主权范围包括冲绳,但中国没签字认可,因为新中国就没被邀请参加谈判。所以,从中国的角度看,这份和约对琉球的归属问题没啥约束力。

冲绳的现状:美军基地和民意
冲绳现在虽然挂着日本的牌子,但日子过得可不全是“日本味”。
冲绳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美军基地多。全日本的美军基地,70%以上都挤在这。这些基地占了冲绳不少土地,噪音、污染、犯罪问题没少给当地人添堵。
冲绳人抗议了好多年,想让美军挪窝,但日本政府和美国那边一直拖着,进展慢得像蜗牛。

美国的基地为什么这么多,究其原因就是冲绳地理位置太关键了。
离中国近,离台湾近,离朝鲜也不远,是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支点。日本政府也乐意让美国在这驻军,省得自己花钱养军队。
但苦的是冲绳老百姓,觉得自己成了大国博弈的棋子。

冲绳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跟日本本土不太一样。很多人觉得自己是“琉球人”,而不是单纯的“日本人”。这种情绪在年轻人里尤其明显。
他们觉得,日本政府把冲绳当工具使唤,却没真心为当地人着想。抗议基地的游行时不时就上街头,喊着“还我和平”“我们要自治”的口号。
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冲绳人希望减少美军基地,甚至有些激进的还想搞“琉球独立”。

2015年,冲绳成立了“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公开讨论独立的可能性。虽然这事离现实还远,但至少说明,冲绳人对现状不满,不是一天两天了。
冲绳的地理位置,也让它成了中日关系的一个敏感点。

中国这几年在东海的活动多了起来,日本觉得中国有“扩张野心”,尤其在钓鱼岛问题上。
冲绳离钓鱼岛不远,日本在这部署了不少自卫队和美军,摆明了是防着中国。中国觉得日本把冲绳当跳板,威胁自己的安全。两边互相猜忌,气氛越来越僵。

中国的立场:不是夺取,是解放?
中国官方从没公开说要把琉球群岛“收回来”,但学术界和民间对这事讨论不少。
中国学者常提到,琉球几百年来都是中国的朝贡国,历史上的宗主权清清楚楚。2013年,《人民日报》还发过一篇评论,标题是《琉球问题可以再议》,里面提到日本吞并琉球的合法性值得商榷。
这篇文章一出,日本觉得中国这是“挑衅”。

不过,中国政府一直没把这事上升到外交层面。外交部发言人顶多是说“琉球问题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没明着表态要干啥。
但这种模糊的态度,反而让日本更紧张,总觉得中国留了个后手。
琉球本来是个独立王国,被日本强占了,中国要是插手,不是为了抢地盘,而是帮琉球“恢复自由”。这种逻辑,跟中国在其他问题上,比如台湾问题上的“统一”说法,有点像。

当然,这只是个假设。现在国际形势这么复杂,中国真要对琉球动手,成本高得吓人。军事上得跟日本和美国硬碰硬,外交上还得面对全世界的压力。
但从理论上讲,“解放”这个词,比“夺取”听着更正大光明,也更符合中国的历史叙事。
日本政府在琉球问题上,态度一直很强硬。官方口径是“冲绳是日本固有领土”,不容讨论。但这种说法,在中国看来,完全忽略了琉球的历史地位。

尤其是日本老拿“中国威胁论”说事,把冲绳的问题跟东海争端绑一块,更让中国觉得日本在“挑拨离间”。
中国这边希望日本“注意措辞”,意思是别把所有事都往“中国扩张”上扯。
日本一口咬定它是“固有领土”,等于否定了过去几百年的复杂背景。这种态度,不光让中国不爽,也让冲绳本地人觉得,日本压根没把他们的意愿当回事。

总结
琉球群岛,从独立王国到日本冲绳,中间经历了太多曲折。现在它是日本的,但历史上的朝贡关系、冲绳人的民意、美军基地的争议,都让它的地位没那么“铁板一块”。
中国虽然没明着要“收回”琉球,但历史牌随时可以拿出来打。
如果真有一天中国对琉球采取行动,可能会说是“解放”,而不是“夺取”,这既是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找个道德制高点。

1、尤淑君:日本“旧惯温存”政策下琉球士族的认同变化(1879-1903)
2、中华琉球是如何被日本吞噬的?同化政策下的悲惨历史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