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隐藏在新都的宝藏,是八七版《红楼梦》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取景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透着江南水乡的韵味,仿佛一首婉转悠扬的曲子,让人回味无穷。
园内保存了升广祠、交加亭等20余处古建筑,以及桂湖碑林、翠屏山、假山等文化景观,兼具隋唐古典园林格局与清代川派造园技法。
杨慎(字升庵)这位明代唯一的四川状元,《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正是他的杰作。其桂湖八景"丛桂留人、翠屏亭学、杨御楼台、天然图画、交加伊人、连理古藤、"古城问津、荷塘月色"八个代表性景观溶于一体。

·古城问津:新都古城墙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当时为土筑泥,夯之土城墙。明正德1506-1521初年,新都知县张宽和百户汤聘华在土城墙外包砌以石,形成保留至今的总体风貌,是成都平原保存最完好之古城墙。

·抗秋:是一座小青瓦卷棚式木结构廊桥,位于升广祠的南侧,形如一只浮在水上的滋舫。置身其中,两侧水面盛开的红荷尽收眼底,诗情画意油然而生。阅津语出《论语·微子》使子路问津焉,登楼俯瞰时光寻幽访胜,可感受到"地静一生不起,楼高四望皆通"的意境,为桂湖八景之一。

·翠屏山:始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中国唯一的清代川派鹅卵石假山。亭亭是建于升广祠与抗秋之间的一座水上草亭,也是国内唯一的一座重檐草亭。东西走向,与不远处的桂湖城墙遥相呼应,远与西南方的雪山气脉相通。
·桂湖公园:始建于初唐,原名"南亭"。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号升庵)沿用大植桂树并作诗《桂湖曲》,由此得名,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明代园林风貌。老桂湖与新桂湖两大区域均以环湖桂树景观为核心,形成了"金秋桂花满园,盛夏红莲绽放"的独特景致。

20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