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撒切尔夫人回忆录:解释了为何归还香港,甚至还考虑过战争
斋晗

撒切尔夫人,英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铁娘子,干过不少大事,其中香港问题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她在回忆录《唐宁街岁月》里详细讲了这段历史,把中英谈判的来龙去脉、英国为啥最后放手香港,甚至她脑子里闪过要不要打一仗的念头,都写得清清楚楚。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咱们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件事,既得搞明白历史背景,也得弄清楚为啥英国最后认了怂。

说到香港问题,得先从老远的历史讲起。19世纪那会儿,清政府混得不太行,碰上鸦片战争,英国硬是靠着炮舰把香港岛给抢走了。1842年,《南京条约》签了,香港岛正式割让给英国。接着1860年,《北京条约》又把九龙半岛南部划给了英国。到1898年,英国还不满足,跟清政府签了个《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新界租了99年,租期到1997年到期。这三个条约,基本上把香港的命运框死了。

时间一晃到20世纪后半段,1997年眼看着就近了,新界的租约到期成了个大问题。香港岛和九龙是永久割让的,但新界占香港总面积的大头,没了新界,香港的经济、交通、粮食供应都得瘫痪。英国那边心里清楚,光守着香港岛和九龙不现实,中国这边也铁了心要拿回主权。这问题就这么摆在了桌面上,谁也躲不掉。

撒切尔夫人刚开始啥态度?

撒切尔夫人1979年当上英国首相,那时候香港问题已经开始冒头了。她在回忆录里说得很明白,英国特别想在1997年后继续管香港。为啥?因为香港那时候已经是个金光闪闪的国际金融中心,英国在这儿捞了不少好处,商业利益杠杠的。她觉得,香港能发展成这样,全靠英国那一套制度,法治、自由市场、英语环境,样样都拿得出手。搁她的话说,香港就是英国管治成功的活广告。

所以一开始,撒切尔夫人态度挺硬的。她想着,中国要收回香港没问题,但能不能让英国继续管着,至少保持香港的现状,别让这块肥肉丢了。她甚至觉得,香港人民也更愿意跟着英国走,毕竟那时候香港人对大陆多少有点疑虑。

中英谈判:邓公直接摊牌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跑去中国,跟邓公当面谈了一次。这次会面算是把香港问题的盖子彻底掀开了。邓公没绕弯子,直截了当说:1997年,中国要收回香港主权,没得商量。但他也抛出了“一国两制”的主意,说香港回归后还能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尽量让香港人安心。

撒切尔夫人一听就不乐意了。她在回忆录里写,她当时就反驳,说英国得继续管香港,这样才能保住香港的繁荣稳定。她还拿条约说事儿,觉得香港岛和九龙是永久割让的,英国有法律依据。可邓公态度更硬,直接告诉她,主权问题没得谈,条约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不认账。这次会谈,俩人谁也没说服谁,但撒切尔夫人心里开始打鼓了。

有意思的是,撒切尔夫人回忆录里提到,她还真动过用武力保香港的念头。她写道:“我当时想,如果中国非要收回香港,咱们能不能动点军事手段,保住英国的权益?”这话听着挺唬人,毕竟她刚打完马岛战争(1982年跟阿根廷那场),那时候英国军队士气正高,她自己也自信满满。

不过,她也很快冷静下来,觉得打仗这事儿不靠谱。回忆录里她自己分析了,打仗成本太高,风险太大。香港离英国十万八千里,离中国大陆就隔条深圳河,真打起来,英国那点远征军哪是中国对手?再说了,国际社会也不会支持英国这么干,联合国估计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最后得出结论,军事选项就是想想而已,实际操作根本行不通。

英国为啥最后认了?

英国最后决定归还香港,不是撒切尔夫人突然心软,而是算了笔账,发现实在没得选。咱一条条捋捋。

第一,军事上玩不过中国

香港这地方太特殊了,地理上紧挨着大陆,英国在那儿的驻军也就几千人,顶多算个象征性的力量。中国要是真动手,解放军分分钟就能过河,英国根本守不住。撒切尔夫人自己也承认,香港的防御能力几乎为零,靠武力硬扛完全是痴人说梦。

第二,国际压力太大

那时候冷战还没完全结束,但国际社会对殖民主义的态度已经变了。香港问题本质上是殖民遗留问题,中国要收回主权,道理上站得住脚。美国、苏联这些大国都支持中国,英国要是死不放手,估计得被全世界骂成老顽固。撒切尔夫人回忆录里提到,她很清楚国际舆论对英国不利。

第三,香港离不开大陆

香港的经济命脉跟大陆连得死死的。粮食、水、电、劳动力,好多东西都靠内地供应。英国要是强留香港,中国随便卡一下脖子,香港就得崩盘。撒切尔夫人也明白,香港的繁荣不是英国单方面能撑起来的,没了中国内地做后盾,啥都白搭。

第四,现实逼着低头

新界租约到期是个死结。没新界,香港就剩个空壳子,英国没法单独管香港岛和九龙。强行分开的话,经济立马完蛋,英国自己也丢不起这人。撒切尔夫人后来反思,归还香港虽然不甘心,但也是唯一能保住英国脸面的路。

谈判咋谈成的?

中英谈判从1982年开始,拖了两年多,磕磕绊绊才算谈妥。英国这边一开始还想争取点啥,比如让香港回归中国,但行政权留给英国,或者搞个长期租约续命。可中国态度很坚决,主权和治权必须一块儿拿回来,半点不让步。

到最后,双方在1984年12月19日签了《中英联合声明》。这文件里写得清楚,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收回香港主权,英国彻底撤出去。中国承诺“一国两制”,香港保持原有制度50年不变。这声明一签,香港的命运算是定了。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中国,英国150多年的殖民统治画上了句号。那天,末代港督彭定康带着点不舍走了,中国国旗在香港升起来。这事儿不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对中英关系来说也是个转折点。从那天起,香港成了中国的一部分,但也带着点特殊身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混。

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给咱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人看到香港回归前的那段博弈。英国为啥归还香港?不是不想留,而是留不住。军事上没底气,国际上没支持,经济上没后路,谈判桌上只能签字。她考虑过战争,但也只是脑子里过了一下,现实把她拉了回来。香港回归这件事,既是中国的胜利,也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资料

陈继安,刘金田.历史性的决策——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谈收回香港问题[J].决策与信息,1997,(06):17-19.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