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宁生命最后几年,带着苏俄打了一场让人喘不过气的生存战。这不是普通的战争,而是内忧外患叠加的绝境。
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莫斯科莫斯科米海尔松工厂演讲完,刚要上车,就被一个叫范妮·卡普兰的女人开了三枪。
两枪打中了列宁,一枪擦肩而过,他倒在血泊里,差点没命。这场刺杀不是孤立事件,而是苏俄那几年处境的一个缩影——到处是敌人,随时可能崩盘。
一、刺杀背后的乱局
列宁遇刺时,苏俄刚建国不到一年,情况已经糟得不能再糟。十月革命推翻了沙俄,可新政权还没站稳脚跟,内战就爆发了。
白军四处反扑,外国干涉军趁乱插手,连原来的盟友都翻脸不认人。
更惨的是,1918年3月,苏俄被迫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把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这些大片领土割让出去,差不多丢了四分之三的地盘和三分之一的人口。
然而,这还不算完,粮食短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内外交困,列宁和他的布尔什维克像是被逼到了墙角。

刺杀那天,列宁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人盯上。他搞的红色恐怖政策,把反对派杀得血流成河,树敌无数。
范妮·卡普兰是社会革命党的人,这帮人本来跟布尔什维克是一条船上的,后来因为政策分歧反目成仇。
她开枪时喊的是“打倒暴君”,可见恨有多深。列宁中了两枪,一枪打进肩膀,一枪打进胸口,子弹卡在肺里,医生都不敢取出来,怕他当场死了。
二、战争有多可怕?
这场战争的可怕,不光是丢了多少地、死了多少人,而是那种无处不在的绝望感。
苏俄的地盘从沙俄时期的2200万平方公里缩到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从1.7亿掉到5000万不到。
经济也崩了,工厂停工,粮食产量跌到谷底,老百姓连面包都吃不上。1918到1920年,光内战就死了700多万人,再加上饥荒和疾病,总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000万。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当时苏俄人口的五分之一没了。

外面的敌人更不手软。英、法、美、日、波兰等14个国家组成了干涉军,直接出兵干涉,想把苏俄掐死在摇篮里。
他们支持白军,占领了西伯利亚、乌克兰和北高加索,摆明了要分尸苏俄。
内部的白军也不省心,邓尼金、高尔察克、尤登尼奇这些头目各占一方,带着几十万部队跟红军死磕。红军刚组建,装备差、纪律松,仗打得艰难无比。
列宁遇刺后,情况更糟。他伤得重,只能躺着指挥,布尔什维克内部还吵成一团,有人觉得他太激进,有人觉得他太软弱。
那时候,谁都觉得苏俄活不下去了,连列宁自己都说过:“我们可能撑不过这个冬天。”
三、列宁是怎么撑下来的?
列宁没死,不是因为他命大,而是因为他硬扛住了。刺杀后,他没休息几天就强撑着回去工作,连医生劝他都不听。
子弹留在身体里,疼得他晚上睡不着,但他还是咬牙开会、写信、发命令。他的策略很简单:集中力量,先打内战,再对付外敌。

他靠的是红色恐怖和铁腕政策。刺杀第二天,布尔什维克就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大规模抓捕反对派,光莫斯科就枪毙了500多人。
契卡(秘密警察)到处搜人,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富农,能杀的杀,能关的关。
有人说这是暴政,可在列宁看来,这是保命的唯一办法。不然内战打不赢,外敌趁虚而入,苏俄就真完了。
对外,他也很灵活。《布列斯特和约》签得憋屈,但给了苏俄喘息的机会。列宁知道,跟德国硬碰硬没戏,先退一步,把精力放在收拾白军上。
等到1920年,白军被打得差不多了,他又转头对付干涉军和波兰。那几年,红军从一盘散沙变成了能打硬仗的队伍,靠的就是列宁的死磕和布尔什维克的纪律。
四、苏俄是怎么翻盘的?

苏俄能活下来,不光靠列宁,还靠老百姓和红军的拼命。农民虽然恨征粮政策,但更恨白军复辟地主,所以咬牙支持红军。
工人没吃的没穿的,还在修枪造炮。红军士兵有时候连鞋都没有,光脚打仗,可士气硬是被列宁的宣传鼓起来了。
1920年是个转折点。红军接连打赢了几场大仗,高尔察克的部队在西伯利亚被歼灭,邓尼金的南方军被赶进黑海,尤登尼奇的西北军也垮了。
干涉军一看没戏,陆续撤了。波兰虽然占了点便宜,但也没能灭了苏俄。到1921年,内战基本结束,苏俄虽然还是穷得叮当响,可好歹保住了命。
但代价太大了。领土没全拿回来,经济倒退了几十年,列宁的身体也垮了。1922年,他中风了,医生说是子弹留下的后遗症。
之后他再也没能站起来,1924年就死了。有人说他救了苏俄,有人说他毁了苏俄,这账怎么算,恐怕谁也说不清。

结语
这场战争不是什么光荣的胜利,而是一场血淋淋的生存战。苏俄丢了那么多地,死了那么多人,最后却硬是从绝境里爬了出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一个国家要想活下去,光靠理想不行,还得要靠血性和韧性。
列宁的坚持让苏俄挺过了最黑暗的日子,可他留下的红色恐怖和集权,也让后来的苏联走了不少弯路。
从今天看,这场战争的可怕,不只是数字上的损失,而是那种随时可能灭亡的压力。
苏俄能翻盘,不是因为列宁多神,而是因为他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带着一群不怕死的人赌了一把。赢了,但赢得太惨。
这场战争的可怕,不光是死了多少人、丢了多少地,而是那种随时可能完蛋的绝望,还有硬从绝境里爬出来的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