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地位”没了!但太阳系内或还有行星九,多年后才会出现?

奇趣魅丽坊
2024-02-01

在2006年以前,太阳系是拥有九大行星的,而在冥王星被“降级后”,太阳系就只剩下了八大行星。那为什么冥王星会被“降级”呢?

冥王星是1930年被发现的,那时候的它,被定义为了行星。不过,自从冥王星被发现,冥王星一直就饱受争议。发现早期,因为数据错误,所以冥王星被认为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仿。

可是之后伴随着观测研究的深入,冥王星也在天文学家们的眼中越来越小,特别是上世纪末期开始,陆续在柯伊伯带中发现了不少体积都比冥王星大的小行星,这让冥王星的“行星”身份,一次又一次的迎来了新的挑战。

还有,天文学家发现了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

而且上世纪90年代初,天文学家观测发现,在柯伊伯带,生活着成百上千颗直径100千米以上的天体。

比如,1992年后在柯伊伯带发现的一些质量与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体挑战冥王星的行星地位。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质量甚至比冥王星质量多出27%。

如果冥王星属于行星,那么,这些成百上千颗柯伊伯带天体也应该算是行星。那冥王星的体积有多小呢?

与月球相比,冥王星的直径是月球的三分之二,是木卫二直径的四分之三,同样,冥王星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卫星,冥卫一的直径仅有1270公里,因此,这让冥王星看起来与小行星没有什么区别。

还有就是,有科学家曾提出过,冥王星在很久以前有可能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只是后来离开了海王星的束缚,这才“自立门户”成为了独立的一颗星球。

这是因为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间的轨道,存在着一个轨道共振,也是一个最佳的引力点,主要作用是防止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间因为过近而发生碰撞。

在过去,天文学界对行星的定义太过广泛了,于是在2006年的时候,国际天文联合会对行星进行了重新定义。

行星的条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质量必须大到足以维持净利平衡,从而呈现圆球状;三,能清除运行轨道范围内的其他天体,也就是所谓的净空轨道。

这三条规矩下达以后,冥王星便因为自身质量太小,且没有清除轨道上的其他天体,被“降级”成了矮行星。

在2006年以前,我们可能还算不上真正了解冥王星。2006年一月的时候,美国发射了一艘名为“新视野号”的太空无人探测器,目的就是为了探测冥王星,人类对冥王星的研究也才自此后重新开启新篇章。

但是,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同意,把冥王星降成矮行星并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在2018年的时候,有人发表了一篇关于让冥王星重新恢复成行星地位的论文。

新论点指出,没有任何事实基础可以证明只有一个物体在绕太阳公转时还要大到把它轨道上的其它物体都清走才可以被称为行星。大概意思就是,清扫路径的能力并不是行星形成和演化的指标。

目前来讲,冥王星很难回到太阳系的行星行列中了,因为它根本不满足成为行星的几大准则。那么,在“开除”冥王星后,我们还能找到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吗?

其实,很多星球的发现,都是先计算,再观测,就比如谷神星的发现。现在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航天项目,除了探测神秘的宇宙之外,还准备寻找第九颗行星。

虽然目前人类并没有发现第九行星存在的证据,但也没有否定它的存在。而且现在第九行星是否存在,已经成为了天文学界的一种“信仰”。

尽管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了多个“有资格”成为第九行星的天体,但还是因为各种因素,没能将他们心仪的天体送上第九行星的位置。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