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挖出一座史前遗址,尸骨身高颠覆认知,原始人难道比现代人高

莫锌烨
2024-07-11

关于古人的身高到底是比现代人高还是矮一直都颇有争论,人们常用“身长八尺”来形容古人的身高,想来应是高大挺拔的。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经络类》中又言:“众人者,众人之常度也,常人之长多以七尺五寸为率。”而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又言,“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

就其平均数字来看,古人身高都比现代人平均身高要高。比如《史记》关于孔子的身高就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水浒传》中的武松身有八尺,《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身长八尺,关羽身长九尺。可见古人身高并非完全逊于今人。

关于原始人类的身高,我们还可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山东的一场考古遗迹中去寻找答案。1987年,一座上古遗址被发现于山东济南焦家村,考古专家随即对其进行了考古研究,确认是5000年前的史前遗址。每一次新的考古都会有新的发现,伴随的还有后世对历史新的认知。

在这场考古挖掘中,令人惊奇的是出土了一批古人的尸骨。发现古人尸骨倒不足为奇,惊奇的是这些尸骨的高度。据统计,在焦家遗址出土的众多墓主中,身高最高的达1.9米,还有几个与1.9米相差无几的尸骨。剩下的大部分身高也都达到一米八以上。众多高个子尸骨展现在眼前,让人们大吃一惊,一度颠覆了人们对古人身高的传统认知。

负责这项考古项目的历史文化学教授王芬都不禁感叹道:焦家遗址的发现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让我们从全新视角重新认识古代人类体质发展状态。五千多年前的人类就已经有这等身高,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原始社会资源并不富足,社会也不发达,环境恶劣,生活艰辛。

彼时人类应该没有办法摄入足够全面的营养物质,身体发育也容易受限,因此原始社会的人类身高应该比较矮才对。正是这一认知矛盾,让此次出土的这批伟岸的尸骨成了耐人寻味的历史之谜。至于为何会在焦家遗址中出现这么多高个子,有专家推测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相关。

依照中国气候史,在殷商时期的气候就比如今温暖,黄河流域的气候更是接近南方地区。而且从殷商开始,就有大象的存在,且都是本土所产,未从其他地区引进,足以说明气候之温暖。河南温和的气候,再加上那时候人类的种植养殖事业广泛,所以或许古人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缺少粮食和营养。因此能有较高大的身材也是自然。

不止五千多年前的原始人类有如此高的身高,我国古代历史上身材高大之人也众多。就如秦汉时期的一些历史人物:孔子、项羽、刘备、诸葛亮等。按照现代的身高单位,他们个个都是一米八几,一米九几的大高个,甚至还有达到两米多高的。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在军事、政治、文学领域都颇有成就,也不乏为了和人物卓越的事迹相称,从而带有夸大其词的意蕴。况且这些人物都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针对焦家遗址挖掘出的尸骨,考古专家进行了统计,得出了从先秦到西汉时期,中原地区男性平均身高约为165.88cm的结论,相比现代人略低一点。

这一结论可以从兵马俑身上得到体现。兵马俑是按照真人的身长比例进行制作,由于都是士兵身份,身高实际数据高于平均数值也正常。据数据统计,兵马俑的身高去掉底座后约在170.5cm到181cm之间。那么在去掉各种外在因素后,秦汉时期男性平均身高应约在1.66cm。

翻阅古籍可以查阅到,在夏商周以前,原始人类的身高基本上都在1.7米左右;而在那之后,古人的身高逐渐降低。或许是随着人口的增多,阶级矛盾加大,进入农耕时期,古人生活远不如从前,粮食和营养都不够充足,这才导致人们身高逐渐退化。

在焦家村发现的这些墓葬群,与同一年代发现的其他地区的古人尸骨相比,或许只是个别现象,一个家族内部出现大量高个子的现象在遗传学上来说也是正常的。况且每个地方的自然条件本就有所差别,莫说古代,就那拿现代人来说,不同地区人们的身高都有细微区别。就如我们提到山东人就会想到山东大汉。总体而言,北方人普遍多高大,南方人多矮小,这其中原因和焦家村出现高大尸骨的原因大同小异。

《类经·经络类》

《千金要方》

《史记》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