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63年的国宝,突然走红网络,被誉为最萌的文物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有些曾经司空见惯的物品,也许就因为一个契机,成为了走红的爆款。比如山西博物馆的鸮卣,虽然是镇馆之宝,也是国宝级文物,一直不算出名。可就是偶然之间,被发现了与众不同之处,一夜爆红。
事情要从63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说起。当时在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它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卣,因为造型奇特,形状优美,被命名为鸮卣。

这两个字都是生僻字,小珏给读者慢慢解释一下。卣就是流行与商周时期的一种酒器,相当于酒壶。古人的命名十分讲究,现代人眼中的酒壶,根据细微的差别,都会拥有不同名字,比如壶、爵、角、觥、觚、彝、卣、罍、瓿等等。卣的特点是椭圆形的口,配上圈足,再加上盖子。
在考古发现的文物中,卣经常被做成飞禽走兽的形状,这件鸮卣也是如此。鸮就是猫头鹰这一类的猛禽,今天并不受人欢迎,但在商代却是受人崇拜的生灵。这是因为,商人认为开国之君汤就是鸮的后代,所以在许多商代的文物中,鸮的形象非常普遍。

因为这件文物的器形和纹饰都非常有特点,全国范围内也是首次发现,所以它一出土就被当作国宝。然而,它的名气并不算大。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人们传统的固有思维作祟。一般来说,衡量青铜器的价值,最重要的三个指标,一是器形的大小和重量,二是精美程度,三是铭文。
比如说司母戊鼎,气势恢宏,当然成为了国之重器。比如说四羊方尊,造型华美无比,也非常吸引眼球。再比如著名的“毛公鼎”,因为铭文字数最多,成为了最重要的青铜器之一。
然而,这件高仅为19.7厘米,口长径为12厘米,短径为8.6厘米,分量很轻,实在算不上厚重。而且,这件文物也谈不上精美,不可能与其它青铜器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它连一个铭文都没有,这也让它缺少了话题。

然而在2011年,一位网友在参观山西博物馆时,突然发现了这件文物,并将它的照片上传到网络之上。这一下,就引来了无数人的目光。这样独特的外形,让人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遐想。网友们的奇思妙想,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有人说它是外星的物种,是外星人和地球人接触过的见证。更多的人,则惊讶地表示,这岂不是“愤怒的小鸟”吗?确实,它看起来还真的有点像。这种惊人的巧合,让鸮卣迅速走红,被誉为“史上最萌的文物”吸睛无数,也圈粉无数。

你还别说,文物工作者这么多,还从没有人对它产生过这样贴切的联想。鸮卣的造型,就是两只猫头鹰背对而立,两只眼睛瞪得特别大,还真像是在发怒似的。它那圆鼓鼓的肚皮,五短身材,也增添了可爱程度。
在博物馆中,一定还有许许多多像鸮卣一样的文物。光靠文史工作者的宣传,并没有让它家喻户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让文物不再冰冷冷,更贴近生活,才能更好地将它们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