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炸掉!”让西安居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不知名帅宝
2024-05-16

引言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滋养了全国12%的人口,黄河文化也成了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体现。

然而,俗话说“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的泥沙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们上千年,直至20世纪中期,我国为了抑制黄河在汛期时的波涛汹涌,给下游百姓带来危机,便开始了修建大坝的计划,这也就是后来的三门峡大坝。

可当这座大坝真正建成时,外界对它的评价呈现出了两极分化,有人称它是“黄河第一坝”,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坝没用,早就该炸掉,尤其是西安居民对三门峡大坝的不满的声音最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三门峡大坝真的是一个失败品吗?

“易怒”的黄河

黄河真的就像一个母亲一样,有时温柔,但也易怒。在上游,黄河水波涛汹涌,带走了两岸大量的泥沙,到了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水势便放缓了许多,泥沙自然就沉积了下来,河床变高,水就会渐渐涌出河堤,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面对这种情况,百姓们束手无策,只能花时间去加高河堤,时间一长,黄河就成了一条“地上悬河”,而黄河的下游地区大多都是这个状态。

其中受黄河泥沙沉积影响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河南开封,黄河是典型的“铜头铁尾豆腐腰”,开封段更是“豆腐腰中的豆腐腰”,河道皆为上宽下窄的情况,河流流淌很不通畅,河道变化也大,这就导致了泥沙容易沉积在此处。

一旦出现河水暴涨,就会有严峻的洪涝威胁。在历史上,开封被黄河水淹没了7次之多,黄河水平面整整比开封海拔高出了75米。

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说真正的“开封城”在脚下,这一次又一次被淹淤泥难以清理,当时只能重新再建,如今的开封就是重建的。

直到如今,开封的黄河防汛工作依然是重中之重,前河南省长在任时,就曾数次到达开封,亲自调研防汛工作,由此可见黄河的“恐怖之处”。

三门峡大坝是福是祸?

其实造成黄河含沙量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全球变暖导致冰川水融化,上游水势越来越激烈,流经本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时,自然就带走了更多的泥沙。

在新中国刚刚建立之时,国家就意识到了黄河泥沙沉积问题,不能继续以抬高河堤来解决,这样的话后患无穷。在深思熟虑之后,国家专门从苏联请了一位水利专家,计划在河南三门峡建造一个大坝,这也是第一个在黄河流域修建的大坝。

在全国人民的期望下,三峡大坝项目仅用一年半多的时间就顺利完工,最高坝高106米,而且还具有发电功能。当时三峡大坝的益处是立竿见影的,黄河决堤的情况得到了控制,河南的洪涝灾害也少了许多,作为粮食大省,产量再创新高。

可到了大坝完工的第三年,陕西人民开始感到了危机。

三门峡大坝的原理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将泥沙给“拦”了下来。这样一说很多人就会发现问题了,光拦起来有什么用呢?泥沙一样是越积越多啊?

普通人都能意识到的问题,专家其实早就看出来了,当时在确定三门峡大坝的图纸时,我国专家就发现了这一致命缺陷。大坝最初的设计地点在陕西潼关,但因为地形原因,潼关被pass掉了,改成了三门峡。

当时专家发现了这一问题立刻就给出了反对意见,但却遭到了苏联专家的反驳,苏联专家认为这是他测算后的最佳方案。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研发能力不足,很多项目都需要依靠苏联,况且当时国内还没有修建如此规模水利工程的经验,因此大家还是更相信苏联专家。

就这样,注定有缺陷的三门峡大坝建成了,带给了西安人民巨大的危机。渭河的泥沙遭到了三门峡大坝的阻拦后,全都堆积在了河道内,仅仅两年,渭河水位飙升4.5米,一旦决堤,陕西省会西安就将遭到巨大冲击。

而且对于西安的危机还不仅于此,很多泥沙侵入到了西安周围的土地、地下水系统,造成了土地盐碱化、地下水网堵塞,西安人员怨声载道,这也怪不得他们会想把三门峡大坝炸掉了。

在听到西安的声音后,三门峡大坝也进行了开闸泄水,但泥沙沉积已久,依然有大量泥沙堵在大坝处,这个问题根本上就是设计缺陷。

国家也意识到了三门峡大坝的致命缺陷,决定进行“两洞四管”改建。

简单来说,就是在三门峡大坝的底部打出两个洞以便泄沙。但仅有两个洞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三门峡水库也放弃了发电功能,拆除了电机,将原本的4条发电钢管改造成了泄沙钢管。

到此,三门峡大坝泥沙堆积的情况才算是大大改善,但还是有不少泥沙沉积在河床底,不愿离去。为此,国家再度进行了二次改建,多加了8个泄沙口,也将原来的发电钢管口下移了13米,以便泄去地床底的泥沙。

此后,为了泄沙三门峡大坝又进行了多次改建。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发现,这些都只是三门峡大坝的补救措施而已,根本没有像当年畅想的那般解决黄河泥沙沉积的问题,反倒是花时间花力气还给陕西西安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那么,真就应该直接炸了它吗?

不该炸!

其实这么极端也是不对的。

在改建之后,三门峡大坝依然有发电、灌溉功能,他直接为周围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提供了巨大电力,年发电能力高达14亿千瓦时,自从建成以来单单发电已经创值20亿元。而三门峡大坝的灌溉能力也十分突出,这一点河南的农民深有体会。

此外,三门峡大坝也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即便是遇到千年难遇的洪水级别,在配合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故县水库调洪后,也能安全渡过。

因此,是三门峡大坝造福了黄河中下游流域,让他们安全发展。

他的危害之处,也证明了用大坝拦截泥沙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治理黄河泥沙是行不通的。黄河泥沙沉积是多方面造成的结果,应该从治沙固沙上下狠手。

参考资料

长垣市人民政府2020-08-04《尹弘赴开封调研检查黄河防汛工作》

百度百科“三门峡水利枢纽”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