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派名剧《望江亭》主演——济南市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晴

今年是国庆七十五周年,同时也是剧院自成立以来的第七十五个年头,为此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济南市京剧院精心组织复排十出传统经典剧目,陆续回报观众,其中的《望江亭》,五月一日在济南北洋大戏院如期上演。

剧中“谭记儿”的扮演者,是济南市京剧院资深的京剧张派名家李晴。台上的“谭记儿”,声音明亮,身段灵动,透过曲折的剧情,一个心地善良,知书明理,临危不乱,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的古代女性,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唱念作舞,举手投足,转身回眸,声情并茂,韵在其中,足以看出表演者的功底至深。

李晴 饰 谭记儿

白洪亮 饰 白士中

冷雨佳 饰 杨衙内

刘宇琪 饰 白道姑

扈文涛 饰 张千

魏存新 饰 李万

戚海防 饰 李龙
演出结束后,许多老戏迷争着上台和手捧鲜花的李晴合影,看得出,在北洋大戏院,她有众多这样热爱京剧的“铁杆粉丝”。
台下的李晴,已经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但她魂牵梦绕的还是那个灯光璀璨的舞台,那里有太多她和戏中角色的故事,西皮二黄,一板一眼早已融入在她的生命中了。
征得本人的同意,记者带着许多青年观众的问题,在微信上和她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记者: 《望江亭》这出戏,对于老戏迷来说是很熟悉的,但许多青年观众很想了解这出戏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李晴: 京剧《望江亭》是根据元代作家关汉卿原著改编的传统剧目,剧中主要讲述了谭记儿作为一个弱女子,在望江亭上和一个强势的奸臣斗智斗勇的故事。




剧情背景设定在宋朝,学士李希颜之妻谭记儿因夫亡故,又受太尉杨戬之子杨衙内的无理纠缠,避居清安观,为观主白道姑抄写经卷。白道姑的侄儿白士中得中进士,官授潭州太守,赴任途中探望姑母时巧遇谭记儿,两人一见倾心,结成良缘,携手登程。杨衙内得知后怀恨在心,假造圣旨,私带尚方宝剑,到潭州缉拿白士中。谭记儿为解救丈夫,巧扮渔妇,在望江亭内将杨衙内灌醉,取走假圣旨和尚方宝剑,杨衙内的阴谋败露,后被白士中治罪,谭记儿夫妇最终白头偕老。




记者:为什么《望江亭》会成为张派的代表剧目?张派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什么地方?
李晴:张派是由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创立的,张派的艺术风格融合了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的特点,刚健委婉、俏丽清新,唱腔“娇、媚、脆、水”,高低随意,舒展自如,兼具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张派在演唱时注重调节气息以控制声音的变化,善于运用不同部位的共鸣来变换音色,能够轻松应对高、低、轻、重等不同声音的要求,创造出符合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唱腔,既华丽端庄又典雅深沉。
张派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善于从生活出发,深入体验角色性格,能文能武。张派的念白继承了王瑶卿先生的刚脆和梅兰芳先生的甜柔,同时融入了京白的韵味,从而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张派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望江亭》这出代表剧目中,把谭记儿的纯良、果敢、机敏的性格特征充分地展示了出来。




记者:《望江亭》这出戏您还记得演了多少场吗?从初次演出到最近这场演出,您的舞台体验有什么不同吗?
李晴:我是1989年跟随我的恩师薛亚萍先生学习这出戏的,到今天已经演出近百场。《望江亭》的故事线索清晰,矛盾冲突明显,人物形象鲜明,剧情环环相扣,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喜欢。
张君秋先生为我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影像学习资料,我的师父薛亚萍先生又把她在舞台实践中的所感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感恩师父三十多年来对我的艺术指导,为我的京剧表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感恩我的剧院,让我多年来在舞台的演出中,能够不断地磨砺成长。
《望江亭》虽已演出三十多年,也在2017年入选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但对于这出戏,我一年有一年的新领悟,一场有一场的新反思。从初学时跟老师的模仿到现在舞台上表演的自如,从开始登舞台的紧张到后来给年轻演员说戏的沉静,三十多年的舞台经验让我越来越明白,京剧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念,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京剧的程式,都离不开所塑造的“这个”人物。而对于人物的深入理解和把握,需要的是对京剧艺术发自内心的虔诚与热爱!





记者:请给青年观众推荐一段《望江亭》的经典唱段吧。
李晴:那就谭记儿唱的这段南梆子(京剧板式)吧:
“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扰乱,却原来竟是这翩翩的少年。观此人容貌相似曾相见,好一似我儿夫死后生还。到此时不由我心绪缭乱,羞得我低下头手弄罗衫。”
这一段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有心动之情,从而增进了对剧情的深入理解。




记者: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成“角儿”的标志吗?
李晴:梅花奖作为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是许多戏剧演员为之奋斗终身、梦寐以求的荣耀。对于我来说荣获梅花奖不只是荣誉,更是激励和责任,也标志着在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记者:您把女儿培养成了优秀的青年京剧演员,对她有什么期待吗?
李晴:希望女儿能够在追求艺术梦想的过程中,保持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永远优雅地行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


济南北洋大戏院最近装修一新,一代朝气蓬勃的青年演员走上舞台,更有许多年轻的观众走进剧院,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我想这也是李晴这位国粹艺术的名家最关心的吧。
片头题字:邢增庆
文字摄影:季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