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风下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古代,风和雨直接关系着农耕生产。有句老话说“不怕巳月雨,就怕巳月风”这是为何?巳月是几月?有什么说法?

巳月是几月?
巳月是我国古代以天干地支对于月份的一种说法。虽然天干地支纪时方法是以60组不同的名称来循环纪年月日时的,但由于地支共12个正好对应一年12个月,所以,地支对应月份也是固定的。
其对应关系即:农历一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六月为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由此可见,巳月就是指农历的四月。

巳月的气候特点及五行属性
进入四月将意味着夏天已经到了,虽然正确的四季划分是按24节气“四立日”而定的,但在民间对于四季的划分却是以月份来划分的,也就是说,1、2、3月为春季,4、5、6月为夏季,7、8、9月为秋季,10、11、12月为冬季。
巳月的气候特点就是气温逐渐升高,炎热酷暑的天气也将随之而来,同时,降雨也会增多,也正因如此,农作物也才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夏长”景象。
按照五行学说,夏季属火,巳月(四月)为初火,尔后进入午月(五月)为旺火,最后转入未月(六月)火的力量逐渐减弱,而迎来秋季。

为何说“不怕巳月雨,就怕巳月风”呢?
按照五行生克的说法,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每一种元素在任何事物与环境中皆不可太过,太强或太弱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只有互生互克维持平衡才能正常的发展。比如、水力量太强就会导致涝灾出现,水的力量不足就会导致干旱。
巳月是火力量走向旺的阶段,常言道“风助火威”,如果火的力量一下子太旺,就会形成早熄的现象,如果此时有降雨便能够得到适当的控制,达到平衡的目的,夏季也就不会出现旱涝不均的现象。
对照24节气来说,农历四月是立夏与小满节气,此时农作物也是一个关键节点,比如冬小麦正是灌浆期,也正是需要水份的时候,如果能有雨降落当然是好事。而风就不一样了,虽然风能让人感到凉爽,但却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给,如果一场风很有可能让小麦倒伏而影响产量,因此,也就有了“不怕巳月雨,就怕巳月风”的说法。

当然了,我国地域辽阔,这句老话也许并不适合所有地方,不过也道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希冀。其实老话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区域性,怕是怕的未知所出现的意外:不怕,不怕的是预料之中的个别情况,这也是人们现实的观点。对此,大家又是怎样认为的呢?您认为这句老话可信吗?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