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一则来自安徽省纪委监委的通报震动舆论:濉溪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县公安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钱程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蚌埠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曾以基层民警身份奋斗近三十年的“警界明星”,最终倒在贪欲的泥潭中,其戏剧性的人生轨迹令人唏嘘。

钱程,1976年4月生于安徽淮北,其履历堪称基层民警的“教科书式样本”。1994年考入安徽省人民警察学校,此后通过函授和自考完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专科及本科学历,专业领域横跨公安保卫、警察管理及公安管理。从1996年加入淮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开始,他在刑侦一线摸爬滚打二十余年,历任大队教导员、支队长等职,2022年更升任濉溪县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头顶警徽却逐渐迷失初心。
颇具讽刺的是,这位曾在全县政法会议上高喊“从严治警”的公安主官,私下却将权力异化为谋私工具。据通报披露,其违纪违法行为涉及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等。更令人唏嘘的是,钱程落马前一个月还在全县公安系统廉政会议上强调“严守纪律红线”,如今回看,那些慷慨陈词仿佛成了对自身的无情嘲讽。
从刑侦尖兵到阶下囚,钱程的堕落轨迹暴露出部分执法者的双重面孔。身穿警服本应守护正义,他却将公权力视为敛财筹码;肩负百姓安危的重托,却沦为腐蚀法治根基的“蛀虫”。这种“警察抓警察”的荒诞剧情,不仅消解了执法公信力,更刺痛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钱程的学历晋升路径曾被视为基层民警的励志典范。从警校中专起步,通过持续进修获得公安系统顶尖学府学历,其专业背景无可挑剔。然而,光鲜履历背后暗藏的权力寻租行为,恰恰印证了“德不配位”的致命缺陷——再精湛的业务能力,若失去廉洁底线,终将坠入深渊。
执法者的廉洁自律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当警徽蒙尘、警服沾染污渍,受损的不仅是个人名誉,更是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唯有以“零容忍”态度清除害群之马,才能让百姓在每一声警笛中感受到心安,在每一枚警徽里看到希望。
正如古语所云,“心正则笔直,身正则影端”。反腐利剑高悬之下,任何背离初心的行为终将无所遁形。钱程案的查处,既是纪法威严的彰显,更是对全体公职人员的深刻警示:唯有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