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后,以下四类事业编制人员有机会晋升为公务员:
副科以上实职事业编岗位人员:根据《公务员调任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事业编调任公务员的最低门槛是副科级领导干部。不过,县以下事业编管理岗通过职级晋升的八级职员或更高职员,若未担任领导职务则不能调任。同时,没有干部身份的事业副科级领导,即便担任实职也无法调任。

副高以上职称的事业编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调入机关任职,需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但在县区基层,因年龄和待遇等因素,99%的副高职称事业编人员不愿调任;而在省市一级,尤其是省级机关,每年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愿意调任为公务员。
通过“五类人员选拔考试”的事业编人员:“五类人员选拔考试”是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中择优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该考试的事业编人员,有机会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进而转为公务员。

机构改革中事业单位参公后通过参公登记的事业编人员:在基层,参公人员与普通公务员工资待遇无差别,默认属于公务员类别。有些地区实行单位参公,所属职工符合条件会申请集体参公,使普通事业编转为参公人员。例如某地应急管理执法大队参公后,让符合条件的队员转为参公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