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鳖类通常被视为长寿、稳定和安宁的象征。体长可达 110 厘米,体重约 180 千克,寿命可达 300 岁。它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太湖流域及越南北部,斑鳖作为鳖类中的大型物种,也承载着类似的吉祥寓意。它代表着长久的生命力和坚韧的生存能力,被认为能给人们带来平安、福气和好运。


斑鳖:全球已知存活个体仅有 2 只,且都为雄性。中国苏州动物园有一只,越南同莫湖有一只。这个存活数量连大熊猫都要靠边站。
近日,有网友在苏州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拍到了全球极危物种斑警目前中国境内仅存此一只雄性。

为何斑鳖会的灭绝危机?
栖息地破坏: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斑鳖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河流、湖泊等水域被污染、填埋、改造,使得斑鳖的栖息地不断缩小和破碎化。此外,其背甲、骨骼等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也成为了非法捕猎者的目标。在过去,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监管力度,使得大量斑鳖被捕杀,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误认与保护滞后:斑鳖与普通鼋类外形相似,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普通鼋类,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这导致在保护行动开展之前,斑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当人们逐渐认识到斑鳖的独特性和濒危状况时,其种群数量已经极少,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繁殖困难:斑鳖本身繁殖率较低,雌性斑鳖的产卵数量相对较少,且卵的孵化率也不高。加上适宜其繁殖的环境条件较为苛刻,在自然环境中,它们需要特定的水域、温度、光照等条件才能成功繁殖。而随着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变化,这些繁殖条件更难以满足,进一步加剧了其种群数量的减少。
2019年,科学家对苏州雌性斑鳖实施第五次人工授精时,这只承载着物种延续最后希望的个体却意外死亡。自此自然繁殖已无希望。

拯救斑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长期的投入,希望各媒体渠道,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斑鳖的濒危现状和保护意义,提高公众对斑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减少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行为,倡导公众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仍有希望避免这一珍稀物种走向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