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白眼狼为什么养不熟?胡志明:因为三姓家奴从来都是两面三刀
混沌录

说到越南和中国这对邻居的关系,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几千年的交往史,掺杂着文化交流、朝贡关系,还有近代的战火与援助,结果却落得个“白眼狼”的骂名。越南在抗法、抗美时靠着中国的大力支持打赢了仗,可统一没多久就翻脸不认人,甚至跟中国兵戎相见。这种反差让人忍不住想问:这白眼狼到底是怎么回事?为啥养不熟?有人把这话头指向胡志明,说他是“三姓家奴”,两面三刀惯了。这话听着刺耳,但背后藏着中越关系的复杂真相。

中国和越南的联系,得从老早以前说起。秦朝时,越南北部被划进中国版图,叫“交趾”,后来汉朝、唐朝都管过这片地方。到了10世纪,越南才算真正独立,但也没彻底摆脱中国的影子。宋朝、元朝、明朝,越南一直是朝贡体系里的一员,隔三差五送点贡品过来,换点赏赐回去。文化上更是照搬中国,汉字、儒家思想、科举制度,越南都学了个遍,连宫殿建筑都带着浓浓的中国风。

到了近代,西方列强来了,局面变了。19世纪末,法国把越南变成了殖民地,纳入法属印度支那。中国这边也忙着应付列强,没工夫管越南。直到二战后,胡志明带着共产主义旗号闹独立,中越关系才又热乎起来。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中国第一个跳出来承认。1950年,两国正式建交,喊着“同志加兄弟”的口号,关系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那时候,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会翻脸呢?

要说中国对越南的帮助,那真是下了血本。尤其是在越南抗法和抗美这两场硬仗里,中国几乎是把家底掏出来撑越南。

1946年,越南跟法国开打,中国这边刚解放没多久,自己还穷得叮当响,但还是咬牙支援。武器、粮食、医药,能给的都给了。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算是抗法战争的高潮,中国直接派了军事顾问团过去,帮着策划作战,连大炮怎么摆、工事怎么挖都手把手教。结果越南打赢了,法国灰溜溜撤了。这场仗要是没中国帮忙,越南能赢吗?不好说。

仗打完,中国还不算完,又帮着修铁路、建工厂,给越南留了点家底。可以说,那时候的中越关系,真是铁杆兄弟。

到了60年代,越南又跟美国干上了。中国这次支援的力度更大。从1965年到1973年,光是物资援助就超过200亿美元,枪炮、坦克、飞机,啥都给,连大米、罐头都往越南运。当时中国自己还在搞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勒紧裤腰带,可援助越南一点没含糊。

更厉害的是,中国还派兵过去。1965到1968年,32万中国工程兵和高射炮部队开进越南,修路、架桥、打飞机,硬是帮越南顶住了美国的轰炸。据统计,中国援越部队牺牲了1000多人,伤了4000多。这可不是小数目,都是实打实的血汗。

那时候,中国老百姓也跟着使劲。“抗美援越”成了口号,全国上下捐钱捐物,连小学生都把零花钱攒起来支援越南。可以说,越南能熬过抗美战争,统一南北,中国是出了大力气的。

按理说,中国帮了这么大忙,越南怎么也得感恩戴德吧?可现实偏偏不按剧本走。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刚喘口气没几年,就跟中国翻脸了。

1978年,越南加入苏联牵头的经互会,还跟苏联签了《友好合作条约》,摆明了抱苏联大腿。这还不算,越南开始排华,把在越华人赶走,财产没收,弄得几十万人逃到中国当难民。那时候中苏关系本来就僵,越南这一手等于直接站到中国对立面。

同年,越南又出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这事儿直接戳了中国的肺管子。因为红色高棉是中国的盟友,越南这么干,等于是打中国的脸。中国警告了好几次,越南不听,照干不误。

忍无可忍,中国在1979年2月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22万大军跨过边境,打了28天,教训了一顿越南。虽然中国很快就撤兵了,但这场仗把中越关系彻底打进了冰窟窿。之后十几年,两国边境小冲突不断,关系冷得像块铁。

越南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看不懂。刚拿了中国的援助,转头就跟中国干上了,这不是“白眼狼”是啥?可要说它天生忘恩负义,也不全对,背后还有更深的算盘。

说到中越关系,绕不开胡志明。他是越南的开国领袖,也是中越友好的象征。但有人说他两面三刀,到底咋回事?

胡志明跟中国渊源深。他年轻时在中国跑革命,跟共产党搭上线,后来还在广州、昆明待过好几年,跟毛泽东、周恩来这些大佬都熟。抗法、抗美时,他没少求中国帮忙,每次来北京,都是一口一个“同志加兄弟”,感激的话说了一箩筐。1960年代,他还写诗赞中国,说“山连山,水连水,中越情谊永不移”。这态度,咋看咋不像忘恩负义的主儿。

但胡志明不是傻白甜。他搞革命,归根结底是为了越南的独立。1969年他去世前,留下一句话:“没有什么比独立和自由更宝贵。”这话听着挺正能量,可也透着点信号——越南的利益高于一切,哪怕是跟中国的友谊。

胡志明在世时,中越关系还算稳。他管着,越南不敢乱来。可他一走,接班人黎笋上台,路子就变了。黎笋觉得中国太强势,怕越南被吞并,于是果断靠拢苏联,把胡志明的“中越友好”扔一边去了。所以,说胡志明是“三姓家奴”,有点冤枉他了。真正翻脸的,是他身后的那帮人。

越南为啥这么干?光骂“白眼狼”解不了惑。咱得看看它的处境和算盘。

越南夹在中国和东南亚之间,地缘位置太敏感。历史上,它被中国管过,又被法国、日本占过,独立后最怕的就是再被谁控制。中国是大国,实力强,离得近,越南老担心哪天被中国“管”得喘不过气。所以,哪怕中国帮了再多,越南也得留一手,找个靠山平衡一下。

60年代,中苏闹掰,越南正好钻空子。苏联有钱有技术,援助比中国还大方,越南自然动心了。1970年代,苏联给越南造工厂、修港口,连海军基地都帮着建,中国哪比得上?越南靠着苏联,既能抗衡中国,又能捞好处,何乐而不为?

别忘了,越南骨子里有股民族主义劲儿。历史上被中国统治了上千年,这段记忆在越南人心里留了疙瘩。独立后,领导层老拿“去中国化”当招牌,煽动老百姓的情绪,巩固自己的地位。排华、出兵柬埔寨,这些事儿背后都有民族主义的影子。

所以,越南的“两面三刀”,不是天性,而是生存术。它得在夹缝里找活路,不能全指望中国,也不能得罪光所有人。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总算从敌对回到了正轨。这几年,两国经济上越走越近。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出口的咖啡、水果、电子产品,好多都卖中国。中国这边“一带一路”也带着越南搞基建,双赢的买卖没少干。

可问题没全解决。南海争端就是个大疙瘩。越南和中国都说那片海是自己的,2014年中国放了个钻井平台,越南那边直接炸锅,街上还搞起了反华游行。虽然后来缓和了,但这事儿没完,以后还得磨。

往后看,中越关系估计还是这调调——合作归合作,摩擦少不了。越南会接着玩平衡术,既跟中国做生意,也跟美国、日本拉关系,尽量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中国这边也得拿捏好分寸,别让历史上的恩怨再把关系搞砸。

越南这只“白眼狼”,养不熟的根儿,不全在它忘恩负义,而是国际关系这盘棋太复杂。胡志明在时,靠着个人魅力和现实需要,把中越关系捏得挺紧,可他一走,越南就按自己的利益走了。说它是“三姓家奴”,倒不如说是地缘政治的“变色龙”。中越关系的起起伏伏,告诉咱一个道理:国与国之间,没啥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以后两家怎么相处,还得看能不能放下历史包袱,找到共赢的路子。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