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3.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择。
14.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15.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16.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i
□□□●,□□□●。□□□●,□□□●。o
□□□□,□□□■。□□□□,□□□◙。i
□□□□,□□□◙。□□□□●,□□□●。o
□□□□,□□□◆。□□□◆,□□□◆。ng
□□□◆,□□□◆。□□□◆,□□□◆。ng
□□□◙,□□□●。□□□●,□□□◙。o
□□□◙,□□□■。□□□●,□□□●。o+i
□□□□,□□□◆。□□□◆,□□□◆。ng
□□□◙,□□□◆。□□□◙,□□□◆。ng+i
附注:已删除前12阕。
前两节分析了本诗前12阕,诗人赞美鲁侯,贬低本地原来的统治者,因此本诗感情驳杂,既是赞美诗,也是讽刺诗。在诗人眼中,鲁侯及其文武百官是开明政治,相比之下,鲁侯来临之前的地方政治是野蛮的,因此诗人作为本地人,热烈欢迎鲁侯的到来,并且在鲁侯建设泮宫定居此地之后,深感生活幸福,可见此前的统治者并非定居,而是到处祸害。
接着分析:
1、觩:=虬。通假字。弯曲向上。诗经中多见。
2、搜:=庾(斞)。讹字、通假字,古音do。谷堆。
搜的甲骨文为叟、叜-廀(),画的是举着火把搜索。也即,搜的本字为叟。以前分析过,见: 叟=搜本字考 ;

廀() 从厂、从叟,字型颇似:庾,二者古音相同,均为do。字型和字音都接近,多混淆。
再者,搜从手,庾的异体字斞从斗,斗-手字型相似,古音相似,也容易混淆,何况,叟-臾字型相似,古音相似。
因此,多重验证,在本诗中,廀-(搜)=庾(斞)的讹字。
3、孔:=甚、很。通假字。诗经中常见。
孔博=甚博=很大。
4、徒御无择:步兵和车兵没有什么可挑剔之处。其中
①徒:徒步,指的是步兵。
②御:驾车,指的是车兵。
③无择:无可挑剔。诗经中多讹作:无斁。因为择从手,多误写为从攵。提到多次。
5、逆:逆流,倒行逆施。逆从屰,屰从牛,但屰-牛的甲骨文不同,屰只突出牛角,没有突出牛全身,尤其是没有画尾巴。

屰从牛,但没有尾巴

牛的甲骨文包括尾巴
可知,甲骨文屰画的是牛抵角,也即,屰=抵/羝/牴/觝的本字,画的是牛抵角。
这里存在d→n辅音腭化。
6、式:呈现……的式样。名词动词化。诗经中多见,当然,在本诗中,可以理解为:=试,通假字,尝试。
式固尔犹=试固你犹=尝试巩固你的计划。
第14阕:「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主语均应为鲁侯手下的武将。其中
①淑:美好,善待,形容词动词化。主语应是鲁侯的武将。
②不逆:归顺。指的是被打败的淮夷,投靠的淮夷。
③尔:=你。通假字。应当指代鲁侯。
这里说的是鲁侯的部队打败了淮夷,收编了投诚的淮夷,并再接再厉,巩固了鲁侯的计划,彻底征服了淮夷的地盘和民心。
7、第15阕: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这里,鸱鸮=猫头鹰,黄鸟集于林,食我桑葚,都是用典,本来指的是外族入侵社稷,但在本诗中,基本内涵相同,只不过悲喜不同。在本诗中,诗人渴望鲁侯前来治理本国,赶走本国蛮夷统治者。
其中, 黮=葚。通假字。桑葚。黮从黑,为桑葚成熟时的颜色。
诗经中的典故有:
①诗经第187篇《黄鸟》:
- 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②诗经第187篇《黄鸟》:
- 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8、怀我好音:留恋我们这个地方的美妙音乐。这里说的是鲁侯征服了淮夷,但也没有消灭淮夷的一些文化,吸收并发扬了淮夷地方的音乐。也即,鲁侯喜欢淮夷的音乐,并采纳为鲁国的宫廷音乐。
9、琛:=珍。通假字。珍宝。
10、元:=鼋。通假字。南方的一种大龟。
11、南金:产自南方的金属,一般指的是铜器。
12、憬:=景。通假字。景仰。打心里佩服。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景彼淮夷,来献其珍。鼋龟象齿,大赂南金。=淮夷怀着景仰之情,纷纷前来献宝,有鼋壳象牙,大量南方产的铜器。
说明,此时的鲁国仍然使用甲骨文,否则乌龟并没有什么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