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新增了29种本科专业,其中有1种新专业有6所高校同时开设非常引人瞩目,这个专业就是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归属于工学门类、交叉工程大类,属于国家特设、控制性开设专业,专业代码为083203TK。
为何这个专业比较引人关注呢?因为在去年底,教育部即对该专业及申请开设的该专业的6所高校提交的申请表进行了公示,最终6所高校的申请均获得顺利通过。这6所高校中,有4所为工信部直属高校,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另外2所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华南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6所高校均为顶级理工类985、211高校,并没有像往年的一些新专业那样包含各种层次的高校。
高校申请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理由是立足于国家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加强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公示的6所高校的专业开设申请表内提供了专业开设的具体情况和培养方案,我们来看看这个专业到底要学些什么?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报专业内容里,对该专业的详细介绍如下: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包含并融合低空运动体优化设计与综合运用、低空通信与交互智联、复合导航与自主感知、协同决策与智能控制、低空运行与安全管理等前沿技术领域,涉及航空、通信、电子、控制、机械、交通、人工智能、管理等多学科强交叉的新兴专业。
该专业的就业领域覆盖了低空飞行器研发与制造、低空飞行与空域管理、低空飞行器应用/操作/培训、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估算该专业直接就业方向估计每年人才需求将达到4000人,辐射的就业方向人才需求更是达到23万人,比如中航工业集团对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年均人才需求达到1000人,大疆、亿航等公司的研发类职位招生规模每年在700人左右,民用无人机领域对该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每年达到1500人,政府与事业单位对该专业的毕业生人才需求每年在500人左右,另外还有一些与低空经济相关联的公司对该专业人才的年均需求也达到了1000人。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以及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按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10年后更将达到3.5万亿,这是导致我国低空领域人才巨大需求的基础。

6所高校申报的年度招生规模有多大?从申报材料来看,北京理工大学年度招生计划人数为1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0人、西北工业大学60人、北京邮电大学60人、华南理工大学50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0人等,六所高校一年的人才培养规模仅360人,而这批学生毕业时,预计升学人数达到245人占68%以上,真正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比例仅32%,由此足见后续还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加入进来,以适应目前大规模的人才需求状况。
我们来看看6所高校对该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安排情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空技术与系统概论、低空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基础、新能源动力技术、数字系统与嵌入式设计、导航与定位技术、低空飞行器控制技术、低空通感遥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算法基础、低空交通管理、通信原理及低空通信技术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空飞行器系统设计、飞行原理、低空飞行器动力系统、低空飞行器控制、低空交通管理、低空飞行器任务规划、低空飞行器可靠性与适航等。

华南理工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概论、低空飞行推进技术、低空飞行器飞行动力学、低空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导航与定位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C++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果与算法、人工智能算法基础、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及低空通信技术、数字系统与嵌入式设计、信号与系统、材料学基础等。
西北工业大学:新能源飞机高密度能量管理、电化学应用、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民用飞行器综合控制系统、通航飞机总体与结构设计、机械原理、工程噪声控制、无人机路径规划、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航空物流、通用飞机低成本集成航电设计、无人机态势感知与自主避障、飞机性能概论、适航规章与管理、分布式电推进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概论等。
北京邮电大学:低空技术导论、通信原理及低空通信技术、操作系统、离散数学、智能飞行技术、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
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系统概论(双语)、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分析与设计、低空飞行力学、低空飞行器结构分析与设计、低空飞行器动力原理、低空飞行器自主导航与控制、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低空飞行器系统设计优化、飞行器航路规划与管理、航空电子设备、低空综合交通管理等。

对于高考生及家长来说,无法从专业名字上详细理解一个专业的整体情况,但是从专业的核心课程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出一所高校的某个专业的具体情况,更能通过不同高校的专业课程对比来观察不同高校专业之间的差异,虽然我们依旧无法详细了解其中差别,但大体的异同我们能有一个通识,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真正的能力是在学生自己学习过程中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