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冬天,杨柳村的老刘头死了。

按规矩,得请哭丧人来哭灵。可这次来的不是往常的王婆子,而是一个外乡女人,姓白,村里人都叫她白三娘。
白三娘四十来岁,瘦得像根竹竿,眼睛却亮得吓人。她穿一身素白孝衣,腰间系着一条红绳,说是“锁魂用的”。
“我哭丧,和别人不一样。”她站在灵堂前,声音沙哑,“我能把死人的魂儿哭回来。”
- 回魂夜
- 白三娘跪在棺材前,一开口,整个灵堂都静了。
- 她的哭声不像寻常哭丧人那样干嚎,而是像真的在跟死人说话,一句一句,又轻又慢,听得人脊背发凉。
- “老刘头啊……你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呢……”
- “你闺女春草昨儿个摔了腿,疼得直哭,你听见没?”
- “村口那棵老槐树,今年又结槐花了,你不是最爱吃槐花饼吗……”
- 哭着哭着,棺材里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人在里面翻了个身。
- 围观的村民吓得后退几步,只有白三娘不动,反而凑近棺材,低声问:“老刘头,你有话要说?”
- 棺材里又“咚”地响了一下。
- 白三娘点点头,转身对老刘头的儿子说:“你爹说,他床底下有个铁盒子,里头装着钱,是留给你娶媳妇的。”
- 儿子半信半疑,跑去一翻,果然找到了一个生锈的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两百块钱——这在当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 替身
- 白三娘的名声一下子传开了,附近几个村死了人,都指名要她哭丧。
- 可渐渐地,村里人发现不对劲——每次白三娘哭完丧,过不了多久,村里就会再死一个人。
- 先是老刘头死后第三天,他闺女春草莫名其妙掉进河里淹死了;接着是西村的张老汉,刚下葬没两天,他老伴就突发急病走了……
- 村里老人说,白三娘不是在“哭魂”,是在“借命”——她把死人的魂儿哭回来,就得有活人替死鬼下去填坑。
- 最后一个丧
- 那年腊月,村里的小媳妇阿秀难产死了,留下个刚出生的女婴。
- 白三娘被请来哭丧,可这次,她刚跪到棺材前,就猛地站了起来,脸色惨白。
- “这丧……我不能哭。”
- 村里人不解,问她为啥。
- 白三娘盯着棺材,嘴唇发抖:“她……不愿意走。”
- 话音刚落,棺材盖“砰”地弹开了一角,一只苍白的手从里面伸了出来,五指张开,像是要抓什么东西。
- 白三娘转身就跑,可刚跑到院门口,就一头栽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 而棺材里的阿秀,却慢慢坐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