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过程中,对于一审胜诉的当事人来说,最悲催的结果莫过于“一审胜诉二审输”!
如何守住胜果?

作为一名专注于二审之后疑难案、冤假错案团队带头人,老余今天就针对这一情况详细说说应对策略及步骤,正确应对二审程序,助大家巩固胜诉成果!
如果您经历过二审,参照一下看看您之前应对二审时,这些策略都用过了吗?

一、核心应对思路
1、明确二审目标:维护一审判决的正确性,防止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
2、针对上诉理由反击:重点驳斥对方上诉状中的错误主张。
3、强化一审优势:充分利用一审已查明的事实和证据,巩固法律依据。

二、具体应对措施
1、接收并分析《上诉状》
1)、行动:及时从法院获取对方提交的《上诉状》,分析其上诉请求和理由(如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或程序违法)。
2)关键点:
(1)明确对方争议焦点(例如是否质疑证据真实性、法律条文适用错误等);
(2)判断对方是否提交新证据或提出新主张。
2、提交书面《答辩状》
1)时间:收到上诉状副本后15日内(民事案件)向二审法院提交书面答辩。2)内容要点:
(1)逐条反驳:针对上诉状中的每一条理由,用一审证据和法律依据进行反驳;
(2)强调一审正确性:说明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法律适用正确;
(3)反对新证据:若对方提交新证据,需主张“不属于二审新证据范围”或质疑其真实性(除非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且因客观原因一审未能提交)。
3、巩固一审成果
1)法律依据:引用一审判决中支持己方观点的法条和司法解释,强化二审法官对一审的认同。
2)证据补充:
(1)一般无需主动补充证据(二审以一审证据为基础);
(2)若对方提交新证据,可申请质证或补充反驳证据(如鉴定意见、证人证言等)。

4、参与二审庭审
1)准备重点:
(1)要求律师或自行梳理一审庭审笔录、证据目录,确保陈述一致性;
(2)预判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准备回应逻辑。
2)庭审策略:
(1)强调“一审无错误”:从事实、证据、程序、法律适用四方面论证一审判决正当性;
(2)反对程序违法主张:若对方质疑一审程序问题,需说明程序合法(如送达、回避、举证期限等);
(3)避免自认不利事实:谨慎回答法官提问,防止被对方抓住漏洞。
5、灵活应对调解
1)评估调解可能:
(1)若对方希望通过调解减少损失,可考虑在有利条件下接受(如缩短履行期限、增加担保等);
(2)若己方优势明显,可拒绝调解,坚持通过判决终结争议。
6、关注二审裁判结果
1)可能结果:
(1)维持原判(最理想结果);
(2)改判(部分或全部支持对方请求);
(3)发回重审(一审程序严重违法或事实不清)。
2)应对方案:
若改判或发回重审,需及时与律师分析裁判文书,评估是否申请再审或应对重审程序。

三、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期限:
答辩状、证据提交、出庭等均需在法定期限内完成,逾期可能导致不利后果。
2、避免轻敌心态:
即使一审胜诉,二审仍可能因新证据或法律理解差异被改判,需充分准备。
3、专业律师协助:
二审程序更侧重法律争议,建议委托律师分析对方上诉策略并制定针对性方案。
4、保存沟通记录:
与对方或法院的沟通尽量通过书面形式(如邮件、法院系统),保留凭证。

四、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175条:二审法院应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2、《民事诉讼法》第177条:二审可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或调解结案。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9条:二审新证据需符合“客观原因导致一审未能提交”的条件。

总结说明
作为一审胜诉方,二审的核心任务是防御,需通过法律和事实论证巩固一审判决的正当性。重点在于:
1、精准反击对方上诉理由;
2、确保己方陈述与一审一致;
3、防范程序或证据漏洞。
4、建议全程由律师参与,最大限度降低二审改判风险。
视频前的朋友们,您记下了吗?

日常生活中,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也可关注私信我;我是老余,一名讨厌不公!专注于疑难案、冤假错案!愿为粉丝朋友们无偿提供法律咨询的同时,陪大家一起学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