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一直都是多个行业的“命脉”,一旦缺少这样东西,恐怕连商品制造出来都困难,而我国刚好稀土储备非常惊人。
其他多国都需要从我们这里进口稀土,美国当然也不例外,同样是需要依赖我国的稀土出口,不过既然关税战打响,稀土就成为了战略资源之一,那美国有可能从他国转运稀土吗?

韩国企业“面具”被戳破
韩国企业这回算是把“偷鸡不成蚀把米”演活了,这边刚想帮美国当“二道贩子”倒卖中国稀土,下一秒就被中国抓了个现行。
事情得从韩国企业的“双面人生”说起,三星电子的采购经理金宇成办公室里摆着两份报关单一份写着“自用稀土材料”,另一份标着“出口美国军工配件”,这种左手从中国进口稀土、右手转卖给美国军火商的套路,早就是韩国制造业的“潜规则”。

更绝的是他们连手机都不放过,三星S25吹嘘用"环保再生稀土",结果八成原料是从中蒙边境的"灰色通道"溜进来的。
根据数据显示,韩国去年向美国出口的120亿美元军工零部件中,93%的稀土原料都来自中国,这种"用中国子弹打中国靶子"的操作,被中国海关的智能地磅系统和元素追踪技术抓个正着。
中国这回玩的是"釜底抽薪",直接把警告信拍在韩国企业脸上,你们造的电变压器、电池组、飞机零部件,但凡检测出中国稀土成分流向美国军工,立即切断供应链。

并且别看韩国自己好像也能加工稀土,不过他们的加工成本可是非常高的,至少要比中国的稀土贵出4倍左右。
而且即便是这样,我们依旧能向韩国制裁,比如三星去年关停的稀土制造厂中,很多器械都是需要中国提供的。
当然韩国也是经常会搞出一些事情,比如在之前他们称已经找到了“环保循环利用稀土”的办法,但最终还是被人们扒出来。

其实这个所谓的“循环利用稀土”,就是中国稀土在他们仓库中的库存,可以说这完全就是自欺欺人,只是为了吸引各国的注意。
所有一旦我们不再向韩国企业出口这些稀土加工机械,那他们的稀土加工厂就完全变成的摆设,如果未来真到了“撕破脸”的地步。
我们一旦对他们断供稀土,韩国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分分钟就要彻底瘫痪,甚至比当年日本被断供稀土还要更加的严重。

毕竟韩国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一旦供应受限,将面临严峻挑战,目前韩国半导体生产所需的稀土,近八成来自中国进口,这意味着关键原材料受制于人。
存储芯片是韩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如果稀土供应中断,存储芯片的生产和出口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对韩国经济造成冲击。
因此中国稀土供应对韩国半导体产业至关重要,潜在的供应风险可能对韩国经济带来致命打击,这种风险需要韩国认真对待并积极寻求应对之策。

精准反制的利刃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在国防、航天、医疗等高科技领域,稀土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大国,控制着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稀土产量,加工能力更是占据全球九成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在稀土这种重要战略资源上拥有显著优势。
4月4日中国官方宣布,对7种中重稀土实行出口管制,今后相关出口企业需要获得许可证才能进行出口贸易。

这项措施看起来是为了回应美国之前加征的类似关税,但实际上是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特别是军工产业的一次精确打击。
由于出口许可证审批时间过长,稀土出口实际上已经停止,这对严重依赖中国稀土供应的美国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之举使其面临困境。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的稀土管制就像一招巧妙的棋,意在转移局势焦点,美国政府当时热衷于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中国却悄然收紧了对韩国的稀土出口,这条稀土出口渠道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

这导致美国高科技产业,特别是军工产业遭遇难题。F-35战机的生产线可能面临停产,雷神公司的导弹导引头关键部件库存紧张。
美国五角大楼曾寄希望于澳大利亚的稀土供应,但由于成本太高,进展并不顺利,中国海关启用了新的“稀土指纹”追踪系统,该系统能精确识别产品中含量极低的管制稀土元素,即使含量仅为0.5%也能被检测出来。这有效防止了企业通过其他途径规避管制。

韩国电池企业B公司向美国出口一批镍氢电池,这批电池被检测出含有0.3%的氧化镝,结果整批货物被海关扣押。原本价值高达2.3亿美元的这批货物现在面临困境,成为棘手的问题。
新的游戏规则
中国采取的反击手段,既准确又有效,同时也很冷静,这些措施没有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但足以让美国感到压力。
面对中国的反制,特朗普的态度有所缓和,他说正在考虑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稀土的这场较量,正在改变全球产业链的运作方式。

日本的汽车公司开始储备可以使用三年的镨钕合金,欧洲的大型风力发电公司则将采购部门搬到了中国的内蒙古包头。
韩国目前的处境,让人联想到当年日本汽车行业面临的困境,当时中国停止对日稀土供应,迫使日本不得不同意共同开发南海的油气田。
如今三星为了维持其半导体生产线的运转,可能也必须在技术转让协议上做出重大妥协,这意味着为了换取所需的资源或合作,三星可能不得不分享一些核心技术,类似于当年日本汽车业的遭遇。

稀土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如今在全球竞争中变得越来越关键,这场看不见的较量,最终说明了一个现实:谁掌握高科技的核心技术和专利,谁就能主导未来的发展。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各国需要认真规划自己的产业布局,其中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各国都需要思考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这关系到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你对这件事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