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暮春时节,巴城老街因“花街游子”的回归再次沸腾起来。
4月23日,随着电视剧《北上》主创团队重返昆山。当主演李宛妲、褚栓忠、涂凌、刘敏、李洛伊等人踏着青石板走进巴城老街,现场游客与身着剧中服饰的剧迷发出阵阵“欢迎回家”的呼喊,镜头内外的“花街”在此刻交汇。
作为一部将运河文化融于当代叙事的年代剧,《北上》以4.019%的首播收视率、3.615%的平均收视率和6.7亿户次收视用户,稳居3月黄金时段电视剧第一,成为2018年以来电视剧收视排名第二的爆款剧。
面对热情的粉丝,导演姚晓峰动情地说:“这部剧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的真情、温暖。一条大河养育无数百姓,而我们只是照搬。是你们生活的精彩造就了这部剧的高收视率。当我到了巴城这一刻,站在河边一刻,我就知道这是我想象中的花街。”
剧中扮演马思艺的李宛妲也难掩激动的心情:“我们也算一家人了,我们都是属于运河的。”随后,她在热情洋溢的现场氛围中,为剧迷们演唱了剧中插曲《远方》。
“我特别喜欢剧里的‘六小只’,这次来老街能跟主演面对面,我特别开心。”看到马思艺“本艺”,来自四川的游客刘娜难掩心中的兴奋。不过她也坦言,因为游客太多,她只能远远地看主演们一眼。
这种人流如织的盛况已持续一月有余,昆山巴城老街结结实实地接住了这波“泼天富贵”。自剧集开播以来,这条“一线天”格局的老街已涌入59.96万人次游客,同比激增1048%。
要将影视剧的流量化为文旅发展的“留量”,靠的不是一时的热度,而是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完善的文旅业态。走在巴城老街里,河畔乌篷船与茶馆评弹声交织出市井烟火,杨守松、俞玖林等昆曲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工作室,更让“非遗”走出橱窗,化为流淌在街巷肌理中的日常。
与此同时,巴城的文旅版图也在“四季轮转”的设计理念中铺陈开来:刚过去的郁金香赏花季,文创市集与春季踏青赏花为游客串联起“追剧+赏花”的复合体验。接下来,夏季将以水之梦乐园打造清凉休闲场地,秋季借大闸蟹吸引全国老饕,冬季用“围炉煮茶”等养生活动为游客“破冰”。文旅产品的精心设计,也暗合了《北上》“归来”的精神内核。正如剧中角色兜兜转转重回花街,巴城也以“四季永不落幕”的诚意,将游客的“打卡式消费”转化为“周期性奔赴”。
巴城的文旅布局只是昆山近年来文旅“升维”的“冰山一角”。在主演们24日的体验路线中,周庄以情景演绎和文创灯光将湖湾、水巷、小桥、老街、古宅被串珠成链,演绎出科技赋能下古镇经济的“全新玩法”;周庄数字梦工厂中,1.5亿像素的LED弧面屏和VP虚拟拍摄影棚让剧组“足不出户拍尽万里山河”;昆山咖啡文化与产业链展示馆中,以“当昆曲邂逅咖啡”等主题打造情景式的文化展示空间,通过实物展示和多种数字化手段的综合运用再现“从一颗咖啡生豆到一杯咖啡”的全过程,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个感官层面,引领主演们互动体验咖啡奥秘;亭林园的千年银杏下,园林通过AR数字互动体验,将园林的历史人文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为游客娓娓道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之思……
正如《北上》剧中大运河的水千年不息,昆山的文旅叙事亦在破立之间奔涌向前。巴城老街借势《北上》IP的成功实践,折射出昆山从“世界工厂”到“文旅强市”的蝶变之路——当巴城老街的昆曲雅韵与周庄的赛博光影共舞,当阳澄湖的蟹宴香气与数字梦工厂的虚拟山河交织,这座江南小城正以文化为舟、科技为桨,在长三角文旅版图上书写“多面昆山,面面精彩”的文旅新篇章。
(编辑: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