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295-1绎押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于绎思。
□□□◆□,□□●□。□□◙□,□□□□◆。□□□◆,□◙□。
附注:
1、本诗押韵较为规则,主体是对角押韵,也即,ABBA。
2、在编写《周音》时,我没有意识到本诗大量存在的倒数第二字押韵,误认为思为韵脚。现在看来,止-思-之为虚词,不宜作为韵脚。
3、前人将本诗标题定为《赉》,不知其来源,我特意修改为《绎》,取自文中和文末。
诗经295-2绎注释1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文王既勤之,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于绎思。
□□□◆□,□□●□。□□◙□,□□□□◆。□□□◆,□◙□。
附注:
1、敷:=附、符。通假字。跟随。附和。
敷时=附时=跟随时代潮流。
2、徂:=到。通假字。
3、止:=之。通假字、同源字、讹字。止-之同源,后世分化,古人抄写错误。诗经中多见。
因此在正文中纠正。
4、思:=兮。通假字。
5、维:=惟。通假字。只有。
6、绎:演绎、演变。
本诗接近白话:既然文王那么勤奋,我就慨然受之。要因时而异,我来到世上就是为了追求安定。现在周朝的天命如此,就这样演变吧。
说明本诗作者为后世周天子,天下已经平定,做一个守成之主。诗人可能是周成王。
诗经295-3绎上古音大概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文王既勤之,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于绎思。
bing cong ci ding di, co cing do di. bu dui dui dĩ, co du dui dui ding. dui do di bing, cu dui dĩ.
□□□◆□,□□●□。□□◙□,□□□□◆。□□□◆,□◙□。
附注:已经修改讹字:止→之。
1、思从十,存在鼻音二象性,因此标记为鼻化元音:ĩ 。
2、勤从堇,堇=叹(歎)的本字,古音dong。发生了i o二象性,这里取古音ding。dong→ding→qin,发生了d→q辅音腭化。
3、绎从辠,辠从自,具有i o二象性,古音dui。发生了d→辅音零化。
4、敷从甫,甫从父从苗,古音bo。发生了b→f、m辅音清化。
诗经295-4绎今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文王既勤之,我应受之。附时绎兮,我到惟求定。时周之命,于绎兮。
□□□◆□,□□●□。□□◙□,□□□□◆。□□□◆,□◙□。
附注:已经修改讹字:止→之。
1、敷→附。通假字。顺应,附和。
2、思→兮。通假字。
3、徂→到。通假字。
4、维→惟。通假字。只有。
以上只考虑通假字,并未考虑古今音变,可视为版本一。
5、勤→营、精。近义。勤劳,精益求精。营-定-命,现代押韵ing。
6、受→即。近义。接受,即位。即-绎,现代押韵i。
于是,出现版本二,20250424中午11:19
1.文王既营之,我应即之。附时绎兮,我到惟求定。时周之命,于绎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