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墓前,望着石碑上斑驳的字迹,心里忍不住想问一句:当年列强侵华,为何每次签不平等条约都点名要你去?你到底是“东方俾斯麦”,还是“大清秦桧”?有人为你抱不平,有人骂你雕像都不配站着。你这一辈子,究竟做了哪些让人又爱又恨的事?

为何列强指定他签约?
作为晚清外交“一把手”,李鸿章几乎成了清廷的“签约专业户”。从《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列强认准了他——是因为他深谙外交套路,还是清廷无人可用?这个问题,至今争论不休。
4000万两白银从何而来?
你可能想不到,李鸿章去世后留下的遗产吓死人:4000万两白银、数千亩良田、多处宅院,还有现金支票。按购买力换算,相当于如今600亿!这些钱哪来的?有人说,是洋务运动中克扣的民间筹款,是跟列强签约时拿的“好处费”,全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海防塞防之争,你为何放弃新疆?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清廷爆发“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竟称“新疆不过160万平方公里,丢了无妨”,主张放弃西北防务。左宗棠当场怒怼:“160万平方公里国土,你说丢就丢?”最终慈禧支持左宗棠,抬棺出征才收复新疆。而你呢?不仅不支持国家利益,还背后排挤左宗棠。
甲午海战避战,签约时竟夸日本?
1895年甲午海战,北洋舰队本是亚洲第一水师,你却下令“避战保船”,结果舰队全军覆没。更气人的是,你赴日本签《马关条约》,割台湾、赔2亿两白银,谈判时还夸赞对方“胜利有理”,感激日本“手下留情”。这到底是外交智慧,还是丧权辱国?
签《中俄密约》,私拿300万卢布回扣?
1896年,你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表面“联俄抗日”,实则允许俄国在东北修铁路。更有人爆料,你私下收了300万卢布“好处费”,拿国家领土换个人腰包。辽东半岛被沙俄强占,你却设立“私人基金”,这不是吃里扒外是什么?
何谓真正的担当?
同样是重臣,左宗棠为收复新疆,不顾69岁高龄抬棺出征,不谋私利只谋国;而你临终前留下巨额家财,争议缠身。历史从不是非黑即白,但面对国土与利益,有人选择舍命护山河,有人选择伸手捞好处——这,或许就是“忠”与“奸”的分界。
李鸿章啊李鸿章,你搞洋务、建海军,确实想给大清续命;但捞钱、弃土、签卖国条约,也成了抹不掉的争议。你是“背锅侠”,还是“真国贼”?墓碑不会说话,但历史终有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