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英国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从朴茨茅斯港启航,开始了为期八个月的印太部署。这事儿一出,立马成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英国媒体更是放出大话,说这艘航母要穿越台湾海峡,直接挑战中国海军的辽宁舰和山东舰。这口气听着挺唬人,但细琢磨琢磨,背后到底有多少真本事,又有多少是吹牛皮呢?
第一部分:英国航母为啥要跑这么远?
先说说这艘“威尔士亲王”号。英国目前就两艘现役航母,另一艘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这次出动的是“威尔士亲王”号,排水量6.5万吨,能搭载36架F-35B隐形战斗机,外加护航的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船和一艘核潜艇,组成了一个航母打击群。出发时间是2025年4月22日,计划跑一趟印太地区,八个月后回来。这可不是随便出去溜达一圈,而是英国近年来少有的大手笔军事行动。
为啥要跑这么远?英国官方说法是“维护印太地区的航行自由,促进国际规则秩序”。这话听起来挺高大上,但稍微了解点背景就知道,英国这是想在全球舞台上刷存在感。自从脱欧后,英国急于证明自己还是个“全球玩家”,尤其是在印太地区,美国拉着它搞“印太战略”,对抗中国的意图明摆着。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就跑过一趟南海,还跟美日澳搞联合军演。这次“威尔士亲王”号出动,显然是想延续这个势头,顺便秀一把肌肉。
不过,英国海军这几年过得并不好。预算被砍,船老化,人员短缺,问题一大堆。45型驱逐舰的动力系统老出故障,机敏级核潜艇也因为早年搁浅事故被吐槽训练不行。这次部署还得拉上9个北约国家加上几个盟友“众筹”帮忙,舰队里不少船和人员都是别国支援的。说白了,英国自己单干有点力不从心,得靠朋友撑场面。
第二部分:英媒的狂言是怎么回事?

“威尔士亲王”号刚起航,英国媒体就炸开了锅。《每日电讯报》连发好几篇报道,标题一个比一个耸动,比如“英国航母挑战中国双航母”啊,“穿越台湾海峡震慑解放军”啊,口气大得不得了。他们宣称,这艘航母带着F-35B,能把中国海军的辽宁舰和山东舰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还有文章说,英国的核潜艇潜伏在海底,随时能让中国舰队“葬身鱼腹”。这说法听着像好莱坞大片,但靠谱吗?
英媒这么狂,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给国内民众打气。英国海军这些年风光不再,老百姓对国家的全球影响力有点信心不足。媒体借着这次部署大吹特吹,想重温一下大英帝国统治海洋的旧梦。其次是配合政府的宣传。英国高层想在国际上立个硬汉形象,尤其是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站队美国,秀一把强硬态度。最后,别忘了商业利益。耸动的标题能吸引眼球,流量上去了,广告费自然就来了。
但这些狂言水分不小。比如说F-35B是五代机,比中国航母上的J-15先进,这没错。可航母作战不是单机对决,而是整个舰队的体系对抗。英国舰队规模有限,护航能力弱,补给线还长得要命。反观中国,靠着岸基导弹和航空力量,在自家门口作战有天然优势。英媒光盯着飞机代差吹,压根不提这些硬伤,明显是挑着好听的说。
第三部分:穿越台湾海峡,真敢去吗?
说到穿越台湾海峡,这可是整件事儿的焦点。台湾海峡宽180公里,是公认的国际水域,按国际法,谁都可以过。但这地方敏感得很,一边是中国大陆,一边是台湾,中间还夹着中美博弈的影子。英国要是真派航母过去,等于在火药桶边上玩火。
英国官方还没明确说一定会走台湾海峡,但从英媒的口风和过往行动看,这个可能性不小。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跑南海时就绕开了台湾海峡,可能是怕刺激中国。这次《每日电讯报》放话,说航母打击群指挥官詹姆斯·布莱克莫尔“不排除任何选项”,摆出一副不怕事的架势。英国国防参谋长托尼·拉达金也说过,要捍卫“航行自由”,这话听着就是在给穿越海峡铺路。
中国那边反应很明确。外交部多次表态,反对任何国家在台湾海峡搞军事挑衅。中国海军近年来发展快,除了辽宁舰和山东舰,还有大批驱逐舰和潜艇,配合东风系列反舰导弹,足以让任何靠近的航母编队头疼。如果英国真敢过海峡,解放军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派舰跟踪、军演警告都是轻的,严重了不排除更强硬的回应。

英国为啥要冒这险?除了秀肌肉,还有政治考量。台湾问题是大国博弈的敏感点,英国想借此向美国表忠心,同时给中国施压。但这步棋风险高收益低,真要是擦枪走火,英国扛不住后果的可能性更大。
第四部分:挑战解放军双航母,底气够吗?
英媒喊着要挑战解放军双航母,咱们就来比比实力,看看这口气硬不硬得住。
先看“威尔士亲王”号。6.5万吨,满载36架F-35B,搭配一艘核潜艇和几艘护航舰,战斗力不弱。F-35B隐形,能超音速飞行,电子战能力强,确实比J-15先进。机敏级核潜艇也挺厉害,水下隐蔽性好,能发射巡航导弹。但短板明显:舰队规模小,补给依赖盟友港口,离本土太远,打持久战很吃力。
再看解放军这边。辽宁舰5.5万吨,山东舰6万吨,都是常规动力,能载30多架J-15。J-15是四代半机,火力猛但隐形不行,跟F-35B有代差。不过中国航母不靠单打独斗,背后有055型驱逐舰、093型核潜艇,还有岸上的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能覆盖第一岛链。这些家伙专治航母,号称“航母杀手”,英国舰队根本没法硬抗。
更重要的是地利。中国在自家门口作战,后勤有保障,岸基雷达和航空力量随时支援。英国远道而来,补给线一拉长,漏洞就多。真打起来,英国航母别说挑战双航母,能不能全身而退都难说。
英媒老拿F-35B说事儿,但现代海战不是靠一两件先进装备就能翻盘。解放军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加上数量优势,英国这点家底根本不够看。说“毫无胜算”的是谁,怕是得反过来想想。

“威尔士亲王”号现在刚出地中海,接下来进印度洋,再到印太地区,路线还长。沿途得靠盟友港口补给,F-35的维护也得跟上,后勤压力不小。到了东亚,离中国近了,解放军的监控肯定会加强,可能派舰跟踪,也可能搞演习敲打。英国要真过台湾海峡,估计会是部署后半段的事儿,具体时间得看局势。
国际反应已经出来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肯定支持,喊着“捍卫航行自由”。但东南亚国家不一定乐意,怕地区乱起来影响自己。中国这边,外交上会继续警告,军事上可能秀肌肉,比如出动航母编队或者试射导弹,给英国点颜色看看。
对英国来说,这次行动花了大价钱,能不能捞回面子还不好说。如果顺利过海峡,宣传上算赢一局,但实际震慑力有限。要是中途怂了,或者被解放军逼退,那就丢人丢大了。拉达金和布莱克莫尔得好好掂量,值不值得赌这一把。
长远看,英国在印太的军事存在不会停,但单靠航母跑一趟改变不了啥。中美博弈的格局太大,英国顶多算个配角。未来可能多靠外交和盟友合作,硬碰硬的戏码估计不会常演。
“威尔士亲王”号的远航,表面上看是英国海军的雄心展示,实际上暴露了它的尴尬处境。英媒喊得欢,但实力跟不上野心,这场“挑战”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中国来说,应对这种挑衅已经驾轻就熟,不至于乱了阵脚。咱老百姓看热闹,图个乐子就行,真要论输赢,还得看实力说话。你觉得英国这趟能讨到啥便宜吗?欢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