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本文刊登于《新华网》2025年4月23日
来源:那曲市委宣传部
从生活到舞台
编导陈伟科以文艺援藏践行初心
新华网:西藏频道
作为2025年“全国民族地区艺术院团晋京展演”优秀剧目,舞蹈史诗剧《诗经·格萨尔》于4月11日、12日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上演。这部剧汇聚了国内优秀的创作团队。在总顾问兼总策划朱梅品、总制作人支忠亮、总导演刘洲铭,以及王鹭毅、刘罡、杨骞、王宇钢、吴少华、程池、张逸马、刘晔、常品、向阳花、刘鑫等众多优秀主创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部剧无论是编排还是演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青年编导陈伟科作为核心主创之一,其创作的《蒹葭苍苍》《凤凰于飞》《英雄足迹》等舞段成为剧目亮点,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艺术盛宴。22日,这位青年编导受邀采访,讲述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受访人:陈伟科
青年编导,舞评人,大型活动策划人
中国文联项目资助艺术家,创作作品近40部。曾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桃李杯、全国舞蹈展演、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等奖项。曾撰写发表数十篇理论及评论文章,多篇文章入选各省高考语文模拟题。独立或核心担任各大舞剧、综艺晚会、央视文化节目、庆典活动策划,导演,舞蹈总监等职务。
辗转结缘,
使命驱动创作
01
2023年秋,陈伟科首次受邀担任该题材的总导演,赴西藏拉萨等地参加了剧目创作的采风活动。后因其他工作任务冲突,便婉拒了此次的委约创作。
2024年11月,在杭州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活动时,陈伟科凭借《秋日后》《青墩玉影》两部作品入围终评。恰逢此时,《诗经·格萨尔》总制作人支忠亮看到他来到浙江,便再次联系到他,希望他能以特邀编导身份加入剧目的创作中。
面对此次邀请,陈伟科并未直接拒绝。他表示,自己还有一个舞蹈作品《溪流》需前往广州参加第四届中南15省“十佳青年领军舞者”展演活动,想先完成该作品,再去温州乐清了解《诗经·格萨尔》的情况。幸运的是,陈伟科创作的《溪流》获得了全场最高分。正当他沉浸在喜悦中时,支忠亮再次致电,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于隔日飞往《诗经·格萨尔》的排练地点。
到达目的地后,剧组组织了一次简单的剧目联排。陈伟科观看后提出了一些疑惑,总导演刘洲铭与他交流想法后,对他提出了一些要求,并安排了后续工作。接下来的时间里,为在有限时间内提升剧目质量,陈伟科开始组建编导团队,邀请了行业内的青年编导金超、周文才、李云龙、赵雅洁、胡凌峰加入创作,与西藏歌舞团一级编导向阳花共同合作,完成了剧中大量的舞段创作。同时,他还在浙江杭州汇报演出时,邀请了一级演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高健,南方歌舞团首席舞者石滕,青年舞者唐南鹏、乔宇科组成主演团队,大家争分夺秒,只为让这部剧能成功登上舞台。
“这是一种缘分。我对支忠亮投身于民族地区创作舞台艺术作品表示支持,这是对文化的尊重,也是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初心的体现。对于他此次的邀请,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在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演出后,陈伟科的内心依然十分澎湃,表示大家为了剧目能成功上演的初心是一致的。
2023年10月,陈伟科赴西藏拉萨等地创作采风留影
跨界碰撞,
激发创新火花
02
“我在这部剧中能够结识到很多跨行业的优秀艺术家,像本次‘跨界’成功的总导演刘洲铭,舞美设计刘罡、灯光设计王宇钢、服装设计吴少华,知名舞蹈编导向阳花等前辈。”陈伟科表示。
其实一开始,陈伟科看到已有主创团队班底时是有抵触心理的,对于刘洲铭执导这台舞台剧,他内心也存疑。但是他想挑战一下自己,因为总跟本行业的导演合作,尝试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或许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事实证明,陈伟科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在刘洲铭身上,他学习到了很多舞蹈领域导演身上没有的东西,例如他的创作态度和创作风格等。
“伟科导演,我这里要一段与宇宙文明对话的感觉……”“伟科导演,我这里想要一种‘飞翔的麦田’,我还想要‘英雄复活’后的悲壮画面……”面对刘洲铭的“既要……又要……还要……”的要求,陈伟科开始“崩溃”。但通过分析他的想法,在共同协作中,最后碰撞出的东西还真有创新性。即使内心无数次怀疑这位“跨界”导演,但不得不承认,最后呈现出的东西还真挺有“意思”,内心的认可从此刻产生。
例如在《其耕泽泽》中,使用了由演员扮演的稻草人、牦牛、水牛等角色,以及手持爬犁、簸箕等道具,运用这些元素,展现了两地农耕文化的融合,在一定意义上扩充了剧目的美学维度。整个劳作的画面铺满舞台,让观众在不自觉中就能感受到农耕的乐趣。特别是所有舞者飞奔向前和向后的处理,这种洒脱感,与丰收及释放自我的享受如出一辙,这种与天地同乐的意境,体现出劳动人民乐观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为剧目的表达提升了一个层次。
2025年4月,陈伟科在杭州剧院合成舞段《鼓舞中华》
扎根生活,
深挖文化根基
03
《诗经·格萨尔》的创作主要聚焦于记载着中华大地无数劳动人民的情感与智慧的《诗经》和讲述雪域英雄格萨尔王的传奇与颂歌的《格萨尔王传》。两部史诗是中国诗歌文化的根系,象征着汉藏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
刚好乐清大剧院距离郊区非常近,为了创作剧中的舞段,让作品表达更加清晰,陈伟科不断深入田间地头,去观察劳动者辛勤劳作的身影,聆听他们朴实的歌声,倾听他们讲述的故事,这些真实的场景和情感都成为此次创作《其耕泽泽》等舞段的素材。
2024年12月,陈伟科创作团队赴郊区采风
左起:赵雅洁、周文才、陈伟科、金超、李云龙
再比如,陈伟科从同样参与本剧演出的格萨尔传承人亲身讲述的关于草原上英雄的传说中,获得了创作关于格萨尔王英雄形象的灵感。同时,他也将在采风路上看到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把这些元素融入作品中,让作品更具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
不仅如此,在《蒹葭苍苍》的创作上,陈伟科和金超两位编导重点通过女子的手部和腰部的动作,在舞蹈动态舞姿中连成舞蹈句子。在舞段合成时,将舞蹈演员安排站在舞台装置的边缘,与观众产生一个空间距离,通过配合舞蹈影像以及灯光的勾勒,在音乐的辅助下,一幅在芦苇丛中嬉戏及盼夫归的意境图徐徐展开。
“《蒹葭苍苍》虽然作为剧中第二个出场的单独舞段,但将其意境诠释为一群等待英雄归来的家中女子很是恰当,内容表达与幕间衔接紧密结合,没有感觉到突兀”。陈伟科表示。通过细节可以凸显作品的质量,毕竟细节决定成败。
2025年1月,乐清大剧院试演与演员谭鑫慧、周琦合影
传承匠心,
共筑舞台精品
04
2025年1月11日,陈伟科受邀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5春节大联欢”活动,在活动期间接到了向阳花导演的电话,两人就《诗经·格萨尔》的创作再次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温州乐清创排时,向阳花导演每次都会在排练之余约我喝茶,跟我讨论创作的事情。我也会借这个机会,向这位舞蹈界的前辈请教很多关于民族题材作品创作的问题。”陈伟科说道。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讨论西藏地区的人文环境与风土人情。这段时间对于陈伟科来说是可贵的,因为他能在这位老艺术家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对他的思维拓展有很大的帮助。
向阳花对陈伟科也十分欣赏,觉得他不仅有才华还富有责任感。他能够在即将上台的关键时期,短时间内帮助团队高效完成大量创作,同时还要应对诸多挑战,实属不易。
这次那曲来的大学生,在舞感方面确实与专业的舞蹈创作要求存在差距。大家为了帮助他们提升,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其中的艰难困苦难以用言语表达。每次向阳花与陈伟科的分工都很明确,向阳花对演员的动作风格进行把关,陈伟科则对剧目的表达进行辅助修改。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兼具视觉享受和情感表达。
整齐划一的舞步,伴随着每次在节奏点上的敲鼓声,演绎着《诗经·格萨尔》中的舞蹈《桃之夭夭》。舞者身穿蓝色服装,在一次次旋转中敲打着手中的热巴鼓,翻身、扭动,每当手中的鼓槌敲击在鼓面时,都会与音乐中的重拍相契合。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连连惊叹:“太好看了!”
“向阳花导演常常专注得忘记休息,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对演员进行动作的修改和打磨。在她的身上,我不仅能够学习到创作本身的执着,还有她内心深处珍贵的品质。”在两人合作《桃之夭夭》时,陈伟科看到向导如此敬业的态度后,他也开始慢慢改变着自己的排练方式,对演员们的表现要求开始变得更加严格,因为舞台上呈现的就那几分钟,只有不断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观众心中的及格线,何况大家期待的不只是及格线。
2025年4月,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演出结束
左起:乔宇科、高健、皮雨熹、陈伟科、向阳花、石滕、唐南鹏、胡凌峰
陈伟科表示,舞蹈史诗剧《诗经·格萨尔》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文艺援藏的实践成果,我们借助舞台连接汉藏文化,传递民族团结的温度,这也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据悉,该剧通过巡演与试演,已在浙江杭州、北京等地收获热烈反响,并且即将在西藏拉萨开启演出序幕,为雪域高原带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