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京东“骑手”刘强东
永固文艺


2025年4月的北京街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身着红色外卖工服,骑电动车穿梭于市井街巷的画面引发热议。这位身家千亿的企业家以最朴素的方式贴近基层,与外卖骑手围坐火锅桌前推杯换盏时,鬓角的白发与泛红的眼眶折射出中国民营企业家鲜见的真实底色。

从泥沼到巅峰

1992年,刘强东以宿迁市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这个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少年,怀揣着乡亲们凑的500元钱和76个鸡蛋踏上北上的火车。大学期间,他白天上课,晚上靠抄信封、推销书籍赚取生活费,甚至为了学习编程,每天骑车两小时到军事研究单位,困了就躺在机房地板上休息。这种近乎偏执的努力,让他在大三时通过编程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但随后的餐馆创业却因管理失控亏损24万元,这段经历成为他后来坚持"制度大于信任"管理理念的重要伏笔。

1998年中关村柜台前那个为20元利润与客户反复拉锯的年轻人,或许未曾想到二十余年后会缔造出电商行业帝国。刘强东对商业本质的理解始终扎根于实体经济:自建物流体系打破电商"轻资产"迷思,让京东物流成为行业效率标杆;坚持正品行货策略重塑消费信任,在假货横行的电商早期开辟出一片净土。当同行热衷于资本游戏时,他却将数百亿资金投入仓储、配送等重资产领域,这种"笨功夫"最终成就了京东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务实精神在京东外卖业务拓展中再次显现。2025年4月,刘强东亲自下场送餐并宣布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一举措在外卖行业掀起轩然大波。数据显示,京东外卖骑手平均月薪较行业水平高出20%,且享受超时免单、双职工家庭就业支持等创新福利。这种"员工优先"的理念并非作秀——京东自创立起便为快递员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即便在企业亏损期也未曾动摇,仅2024年此项支出就超过百亿元。正如刘强东在火锅宴上所言:"兄弟们的汗水不该白流,京东的利润要先分给创造价值的人。"

乡土情怀

宿迁光明村的老人们至今记得1992年那个揣着76个鸡蛋和500元现金北上求学的少年。三十年后,刘强东以"大强子"的身份回馈桑梓:为1500户村民发放总价值3000万元的年货,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派发1万元红包,为启蒙老师奉上10万元感恩礼金。这种反哺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通过京东客服中心落户宿迁、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园等举措,将家乡从"劳务输出地"转型为"数字经济高地"。村民周先生感慨:"当年五毛钱的鸡蛋,如今孵出了金凤凰。"

在社会责任领域,刘强东展现出超越商业利益的格局。京东建立"灾难应急响应机制",无论汶川地震还是新冠疫情,各地仓库都第一时间开放物资支援。他发起的"35711"梦想,计划在未来十年孵化3家万亿级企业、5家千亿级企业,同时培养100万就业岗位,这种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的视野,在民营企业家群体中尤为稀缺。

"老夫少妻"让人妒

刘强东的情感历程同样充满戏剧性。他的初恋龚晓京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同窗,两人共同创立京东(公司名即取自二人名字),在创业初期并肩作战。这段感情因龚晓京家庭的反对而告终,但两人始终保持着事业上的默契——龚晓京后来回归京东担任高管,成为刘强东重要的战略伙伴。此后,刘强东与京东管培生庄佳相恋三年,这段低调的感情最终以庄佳赴美留学画上句号。

2015年,刘强东与章泽天的婚姻成为舆论焦点。这段相差19岁的"老夫少妻"组合引发广泛争议,公众对章泽天的"奶茶妹妹"标签与刘强东的商业帝国形成强烈认知反差。

其实章泽天能俘获刘强东,并非只凭前美貌,她情商高,智商高。章泽天1993年11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父亲章丽厚是南通集团董事长。200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2010年6月受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母亲是药剂师。章泽天是富养长大的女儿。16岁以手捧奶茶照片清纯形象火遍网络,18岁考入清华大学,2013在全国高校校花评选活动中以清纯靓丽形象位居榜首第二。章泽天三次拒绝张艺谋邀请她出演巜金陵十三钗》女主角。20岁章泽天以清华大学交换生身份留学美国哥伦比亚认识了刘强东,刘强东对章泽天一见钟情,向她表白三次被拒绝。刘强东还是不甘心放弃,最后又坐飞机飞往美国向章泽天示爱成功。可见刘强东看中并不只是一副美丽的皮囊。


争议漩涡

2018年的明尼苏达事件无疑是刘强东人生的至暗时刻。尽管美国检方最终因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但舆论场的撕裂效应至今仍未完全消散。这起事件暴露了成功企业家在权力与资本光环下的人性弱点,也为公众人物的言行规范敲响警钟。刘强东在和解声明中坦言"给妻子造成巨大伤害",章泽天则以"人生总有风雨"的表态展现隐忍。这段经历成为刘强东人性复杂面的注脚——他既有对员工和家乡的侠骨柔情,也难以完全规避权力与资本光环下的人性弱点。

在商业决策层面,刘强东同样展现出复杂多面性。他对企业控制权的执着曾引发"996"争议,对技术创新的激进投入也曾导致短期利润波动。但这种"非黑即白"的行事风格,恰恰构成了他突破行业常规的动力源泉。当多数电商沉迷于流量运营时,他力排众议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当社区团购陷入补贴混战,他果断调整战略聚焦供应链效率提升,显示了“霸总”的手段和魄力。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刘强东的商业实践为中国企业家精神提供了多维解读视角:他的"兄弟文化"打破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叙事,证明商业成功与人文关怀可以兼得;他的"家国情怀"超越了简单的慈善捐赠,探索出"产业反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他的"争议人生"则警示我们,任何改革者都难以完全规避时代的局限性。

从街头巷尾的外卖骑手到国际资本舞台的弄潮儿,刘强东始终保持着"泥腿子"的质朴底色。他会在火锅宴上为老员工的一句"这辈子还能和你喝酒吗"落泪,也会在董事会上为技术研发投入与股东激烈争论;他可以为家乡老人派发千万红包,也会因管理决策引发舆论风波。这种矛盾性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印证了鲁迅的论断:"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

相关推荐
x